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中考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作者】 方满全
【机构】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哈城学校
【摘要】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之策重在让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延伸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了化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关键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新中考
近年来,新中考的改革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发展。在课堂上,更多地引入了实践的内容,调整了新的教学方向与教学目标,为学生之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新中考的改革也为化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要从更多方面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中考的出题范围也更加广泛,需要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相应地提高,来满足中考的设题方向,为高中的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接下来,我结合自己平时教学工作聊聊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之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强化学生化学思想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将知识问题化,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将教学课堂转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建立知识库,营造一个活泼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建立问题意识和合作意识,例如在初中化学《制取氧气》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三种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制氧气通过二氧化锰(MnO2)作为催化剂,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KMnO4)制氧气。教师提出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要选用怎样的制氧气方法?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实验室进行探究,第一种利用过氧化氢(H2O2)制取氧气,将过氧化氢(H2O2)溶液加入试管中,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木条复燃,则说明成功制取氧气,但实际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结论是常温下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很慢,放出的氧气少;
在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MnO2),再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结论是常温下二氧化锰(MnO2)加速了过氧化氢(H2O2)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再利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生成的是否为氧气;实验三加热高锰酸钾(KMnO4)来制取氧气,利用排水法来收集氧气,等有连续的气泡产生时再收集,让气体更加纯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比较这三种制氧气的方法优点与劣势所在,根据不同的题目选择不同的制氧气方案,在考场上根据不同的题目随机应变,在制氧气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入催化剂的知识,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让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情境在其中体会本堂课的重点,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
二、延伸教学内容,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在初中的化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都是学生单纯地看书做题,这种简单的教学模式会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师要适当延伸教学内容,充实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教学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教室就可以接触到生活中的拓展知识,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如在讲授酸雨的危害时,学生只通过课本来了解酸雨的有关知识,很难真正意识到酸雨对大自然的危害,通过书本理解的也较为片面。酸雨造成环境污染是能够看到的自然现象。教师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找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到酸雨危害的同时,明白酸雨的组成物质和产生原因,让学生们更加理解保护环境的意义,丰富知识的同时也能为大自然做出贡献。教师也要为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师要创造合适的教育时机,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思维风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大量的教学材料和多种形式的展现,延伸教学内容,使化学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通过信息化的教育平台,改变传统化学课堂死板的特点,对之前的实验内容进行更新,教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视频,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
三、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理解建构
初中化学的知识抽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思维和学习化学的良好习惯,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和对于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化学基本原理与公式的运用可以提高化学的学习能力,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知识线和方法线一直贯穿其中,化学一些元素和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许多的相似性,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可以类比在一起学习,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也可以放在一起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也是学生需要熟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类比,在金属材料的学习中,将不同的金属材料结合起来记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将化学方程式结合在一起。气体的收集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根据气体密度的不同和是否溶于水选择合适的收集方式,将实验所制气体最大程度地收集起来;根据一些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存放方式,不能接受光照的气体和液体就要用棕色瓶来保存,根据存放液体的性质来选择玻璃塞还是橡胶塞。将知识结合在一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在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教师进行课堂的改革,合理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对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验的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让学生更加系统化地掌握化学知识,将化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解利萍,初中化学高效课堂创建的策略探寻[J].教师,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