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我的教学主张——因材施教
【作者】 刘艳春
【机构】 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第一小学
【正文】 【摘 要】 在教育教学战线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一直都是形式各异,多种多样。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改革的创新,伴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方法更是呈现百花齐放之势。但也万变不离其宗,从古至今,由始至终,无论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其中都未曾离开过“因材施教”的教育主旨。这是立于不变之地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字典里这样解释因材施教:因是依照,根据;材是指人的天资、性格,志趣等;施是施行、实行;教是教育方法;也就是说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那么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天资、性格、志趣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因材施教。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最好的教育,也会使学生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因材施教;天资;性格;志趣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授业讲学中,被世人尊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经典著作《论语》虽篇幅短小,却阐述了自己很多教育方法,像“学思结合”“循循善诱”“学以致用”等等,但其中孔子首要强调的是教育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材施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方法,而在今天的小学教育中也依然格外重要。
新课程标准就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在天资、性格、志趣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差异。现在新课标又要求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要全面落实到位,那么在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这就必须要结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执教,避免一刀切,才不会顾此失彼,才能做到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数学思想、解题能力与创造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体系。
下面浅谈一下我的教学主张——因材施教。
一、针对学生天资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所谓天资就是人的资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天资聪明,就是智商高。因为人的基因问题,人生来的资质就是有高有低的。先人孔子也早注意到了人与人的智商存在着差别,但他同时也认为人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以孔子针对众多弟子不同的天资与性格差异,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之用知识的熏陶,用后天的努力,体现他的每个弟子个性化成长,再根据个性化特点教学,从事不同行业,使弟子们在不同领域都有独当一面的本领。
学生之间除了天生资质有差异性之外,还有在年龄上、性别上、类型上、水平上等等存在着差异性。
每个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所以每个阶段的智力水平都不相同。像在小学阶段,一般都认为小女孩智力发展快,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显得聪明一些,而男孩相对来说,智力发展慢,反应问题稍微迟缓一些。而到了高中后,这种情况就反过来了。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关注到这个问题,要根据学生智商发展和接受能力情况,不要把学生一刀切,要注意分为“等级”,选择符合每个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去具体授课,提问,布置作业,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环节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之中,而不会让学生之间的距离被越拉越远。
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就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性格特点,而且他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回答,而不是千篇一律,统一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个性张扬,有的胆小懦弱等等,每种性格都各自有各自的利弊,面对这些千差万别性格的学生,我们要细心观察,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像孔子那样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对于那些课堂上过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多给予关注,不让他们精神溜号,时刻提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听课,这样会慢慢改变他们多动的性格。再比如对于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老师要多多鼓励,循循善诱,平时让班级其他的学生主动去跟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多说话,多表达,尽快融进班集体中去,从而改善他们的性格。像那些胆小怕事的学生,老师要主动带领他们,引导他们,鞭策他们,帮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有自信有勇气,使他们逐步能独立勇敢起来。
三、针对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不但注重对学生志趣爱好的培养,更注重针对学生的不同志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孔子跟他的弟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并同他的弟子们随心所欲,自由开放式的进行沟通,讨论。然后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志向,给与他们不同的引导和说教,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孔子的这些做法,也在启迪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志趣,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去引导学生,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乐学”中主动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而不是在强行压制甚至磨灭掉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时候,老师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强拉硬拽地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肯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性格也会变得极其烦躁,然后跟老师形成对立,慢慢的学习的劲头越来越懈怠,成绩被越落越远,最终完全放弃了学习,自暴自弃,不得已终止自己的学业而变得一生无所作为。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老师不但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深入挖掘并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切入口,善待和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畅游,汲取更多的营养,将来成人成才,成就一番事业,为家为国做出贡献,这才是人间正道!也不枉孔夫子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育方法的源泉。
作为老师,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第一,要充分分析学生学情,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基础情况。
同是在一个班级学习一个教师教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先天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状态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学习风格和接受能力不同等等,所以学习取得的效果也会不同。老师上课切忌“满堂灌”“一刀切”,教师必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准确分析学情,了解班级整体共性和个体差异,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每个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他们每个人接受知识的能力、课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才能做到精准“对症下药”,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按部就班地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成学生最有效的学习目标。
第二,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教学。
教师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教学面对的主体也始终是学生,老师要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每位老师。要实现因材施教,除了在第一时间掌握学情,还要在教学上下功夫。教师要吃透教材,全方位掌握教材的每章每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对于尖子生,多抛给他们一些有难度有高度的问题;对于中等生多提问多关注,难易要适度,多训练基本知识的理解性和综合性运用;对于差生,不妨强调夯实基础,经常考察对最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做题时少做拔高题,多些直接运用。学生有进步,有退步的,老师及时做出调整,尊重学生个体的同时,要兼顾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距,多关注多鼓励多沟通,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可以说,从孔子时代直到现今,因材施教都是优中之优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它对于整体性特征和个体性差异的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以人为本”这个教育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各尽其才,健康、快乐的发展。因此,实施因材施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因材施教;天资;性格;志趣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授业讲学中,被世人尊为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和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的经典著作《论语》虽篇幅短小,却阐述了自己很多教育方法,像“学思结合”“循循善诱”“学以致用”等等,但其中孔子首要强调的是教育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因材施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整个儒家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教育方法,而在今天的小学教育中也依然格外重要。
新课程标准就有这样明确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在天资、性格、志趣等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差异。现在新课标又要求要全面发展学生,素质教育要全面落实到位,那么在面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这就必须要结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执教,避免一刀切,才不会顾此失彼,才能做到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构起数学思想、解题能力与创造探究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体系。
下面浅谈一下我的教学主张——因材施教。
一、针对学生天资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所谓天资就是人的资质,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商。天资聪明,就是智商高。因为人的基因问题,人生来的资质就是有高有低的。先人孔子也早注意到了人与人的智商存在着差别,但他同时也认为人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所以孔子针对众多弟子不同的天资与性格差异,能充分细致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之用知识的熏陶,用后天的努力,体现他的每个弟子个性化成长,再根据个性化特点教学,从事不同行业,使弟子们在不同领域都有独当一面的本领。
学生之间除了天生资质有差异性之外,还有在年龄上、性别上、类型上、水平上等等存在着差异性。
每个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也在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的发展快,有的发展慢,所以每个阶段的智力水平都不相同。像在小学阶段,一般都认为小女孩智力发展快,接受新事物比较快,显得聪明一些,而男孩相对来说,智力发展慢,反应问题稍微迟缓一些。而到了高中后,这种情况就反过来了。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关注到这个问题,要根据学生智商发展和接受能力情况,不要把学生一刀切,要注意分为“等级”,选择符合每个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去具体授课,提问,布置作业,使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的环节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学习之中,而不会让学生之间的距离被越拉越远。
二、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因材施教。
孔子在他那个时代就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性格特点,而且他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同时对同一个问题对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回答,而不是千篇一律,统一答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的活泼好动,有的沉默寡言,有的个性张扬,有的胆小懦弱等等,每种性格都各自有各自的利弊,面对这些千差万别性格的学生,我们要细心观察,了解掌握每个学生的自身的特点,像孔子那样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对不同性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对于那些课堂上过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多给予关注,不让他们精神溜号,时刻提示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听课,这样会慢慢改变他们多动的性格。再比如对于那些沉默寡言的学生,老师要多多鼓励,循循善诱,平时让班级其他的学生主动去跟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多说话,多表达,尽快融进班集体中去,从而改善他们的性格。像那些胆小怕事的学生,老师要主动带领他们,引导他们,鞭策他们,帮他们加油打气,让他们有自信有勇气,使他们逐步能独立勇敢起来。
三、针对学生不同的志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不但注重对学生志趣爱好的培养,更注重针对学生的不同志趣爱好进行因材施教。孔子跟他的弟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并同他的弟子们随心所欲,自由开放式的进行沟通,讨论。然后孔子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志向,给与他们不同的引导和说教,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孔子的这些做法,也在启迪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老师们。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爱好志趣,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去引导学生,激发起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在“乐学”中主动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显著提高。而不是在强行压制甚至磨灭掉学生的兴趣爱好的时候,老师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强拉硬拽地让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肯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让学生感到学习枯燥乏味,性格也会变得极其烦躁,然后跟老师形成对立,慢慢的学习的劲头越来越懈怠,成绩被越落越远,最终完全放弃了学习,自暴自弃,不得已终止自己的学业而变得一生无所作为。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老师不但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更要深入挖掘并针对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从他们的兴趣爱好为切入口,善待和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畅游,汲取更多的营养,将来成人成才,成就一番事业,为家为国做出贡献,这才是人间正道!也不枉孔夫子给我们后人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教育方法的源泉。
作为老师,要想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第一,要充分分析学生学情,了解掌握学生学习基础情况。
同是在一个班级学习一个教师教的学生,因为每个学生先天条件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学习状态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学习风格和接受能力不同等等,所以学习取得的效果也会不同。老师上课切忌“满堂灌”“一刀切”,教师必需要做到的是能够准确分析学情,了解班级整体共性和个体差异,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掌握每个学生上课时的学习态度,他们每个人接受知识的能力、课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原因所在,才能做到精准“对症下药”,按照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按部就班地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成学生最有效的学习目标。
第二,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教学。
教师的宗旨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教学面对的主体也始终是学生,老师要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来适应每位老师。要实现因材施教,除了在第一时间掌握学情,还要在教学上下功夫。教师要吃透教材,全方位掌握教材的每章每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科学地设计教学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教学。对于尖子生,多抛给他们一些有难度有高度的问题;对于中等生多提问多关注,难易要适度,多训练基本知识的理解性和综合性运用;对于差生,不妨强调夯实基础,经常考察对最基本概念的记忆与理解,做题时少做拔高题,多些直接运用。学生有进步,有退步的,老师及时做出调整,尊重学生个体的同时,要兼顾到每个学生之间的差距,多关注多鼓励多沟通,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可以说,从孔子时代直到现今,因材施教都是优中之优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它对于整体性特征和个体性差异的学生的学习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将“以人为本”这个教育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各尽其才,健康、快乐的发展。因此,实施因材施教教育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