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高年级朗读教学探究

【作者】 王 芬

【机构】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



【正文】  【摘 要】 朗读是加快学生理解文章的催化剂,是加深学生情感共鸣的核心因素,有效朗读可以提升课堂时效性,辅助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教师作为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与督导者,应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提高朗读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为例,从更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方式、构建评价机制三方面详细论述,以期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 趣味朗读;朗读;策略

  一、引言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编了大量的优秀文章,其中包括散文、古诗词、议论文、文言文等等,这些文章的学习都与朗读不可脱节,尤其是古诗词、文言文,距离今天比较遥远,只有遵循古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原则,才能感受其中的情感,领悟意境,掌握其教育价值。朗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关键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指导,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朗读情感,引导学生反思改进,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教学要点
  (一)加强趣味朗读活动创设
  对于小学生来讲,趣味教学活动无疑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助推器。教学的发展需要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师既要实现知识的传递,也要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语文朗读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新颖的教学创设,这样,学生就能够带着好奇心去参与朗读教学活动,并逐步建立对朗读和语言表达的正确认知,保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愿意在朗读活动中进行思考和创新。
  (二)着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语文知识的使用效率高,应用范围广,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设计旨在磨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文化气质。很多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很多成语典故或者优美的词语,也能做出非常好的解释,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对话中。主要原因是因为学生缺少朗读的锻炼,学生已经习惯了用耳朵听老师讲,用笔去写出自己的学习内容,但却对词语和一些知识内容“说出来”的方式感到非常的陌生。所以说,对于素质教育来说,优秀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帮助孩子在日后的成长中更好地融入社交活动。
  三、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传统教学理念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不利,多以教师进述为主,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体参与感,课堂朗读仅局限于古诗词,部分文章要求的分角色读课文,学生朗读机会较少,对于文章的理解侧重于教师的讲解,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或给予学生阅读机会,倡导学生快速默读,理解文章大意。在缺乏朗读机会的情况下,学生难以理解文章情感,对于教师的进述也缺乏兴趣。为改善这一趋势,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以朗读为抓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课《白鹭》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平台搜集资料,整合朗读视频以及白鹭的相关视频与图像,以直观的视频形式将学生快速引入文章,同时激发学生的文章学习兴趣,在兴趣的作用下引导学生朗读,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在多媒体资源的作用下,教师随即设计朗读问题,给予学生学习方向,在确保学生朗读情感的同时提升朗读兴趣。如:文中哪些地方描写了白鹭之美? 作者眼中的白鹭是什么?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的朗读兴趣油然而生,学习成果也会高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此同时,在朗读一些优美的散文、古诗词、文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与之相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朗读氛围,加强学生的情感。
  (二)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朗读情感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局限,难以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致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课堂教学实效性不高。现阶段,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尝试丰富的教学方式,多元化营造学习氛围,构建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朗读侧重于学生的主观感受,在朗读中,学生收获到的学习效果将会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这一种自信会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在自主探索中拉进学生与文章之间的距离,强化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示儿》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朗读前进述一些关于陆游的故事,他是南宋爱国诗人,一心想着报效国家,最终壮志未酬身先死。《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之情。其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堪称经典,充分凸显了临终前的豪情壮志。在学生明确相关背景之后,教师可以示范朗读,升华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注重节奏感。同时,教师可以倡导小组合作朗读,在相互合作中掌握这首诗的朗读基调。教师示范朗读与小组合作朗读对于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都具有较强的辅助性。丰富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与落实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尝试多方面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朗读能力,促进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语文学科的艺术魅力。
  (三)构建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反思改进
  评价是辅助学生进步的关键部分,只有在评价中才能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发挥朗读对于学生的引领作用。评价的目标是鼓励学生在原有朗读基础上不断进步;评价的方向是既要指出学生的优势,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评价的原则必须是公正客观。
  关于评价,教师应在实践中构建评价机制,并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创新,确保符合学生的朗读现状。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自己的朗读习惯各自朗读一段,以此类推,教师结合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评价,评价主要围绕学生的音准、情感、语速、节奏等角度,以课堂朗读为主给予公正客观的评价,指出学生在朗读中的优势与不足,在表扬学生优点的同时指出学生的缺点,倡导学生在后期朗读中改进。在指出学生优势与不足时,教师必须要做到详细具体,确保学生明确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不好的原因是什么,评价必须给予改进的标准。
  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方式。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丰富的、科学的教学手段来设计新颖的朗读课堂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朗选练习,并拓展一些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朗读练习质量。从而带给学生立体化的学习路径,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科素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彩.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途径[J].学周刊,2012.
  [2]朱笑真.浅谈新课改视域下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