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析当下亲子游戏质量现状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策略
【作者】 洪桂生
【机构】 青海省湟源县幼儿园
【正文】 【摘 要】 愉快和睦的家庭氛围为幼儿人格的塑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是幼儿获得安全感、建立自信心的重要来源。在通过与成人、同伴之间的不断交往中,习得基本的人际交往技能与如何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进而了解身处的环境与社会,并努力去调整自我。3—6岁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在游戏中进行观察与模仿。由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针对幼儿的自身状况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亲子游戏,通过身教言传、情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方式有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亲子游戏;社会性;家庭教育
一、亲子游戏的定义
亲子游戏,顾名思义,是家庭成员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以情感为基础,围绕着一定的目的而实施开展的活动,它是一种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亲子关系之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从表征特点上看,仿佛只是父母单纯地陪伴着幼儿进行玩耍;而研究其深层次的内涵可见,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游戏内容、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层次的计划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所反映的实质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
二、亲子游戏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从近来许多研究亲自游戏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分析可知,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亲自游戏的开展还是比较的积极,亲子关系大体上是较为融洽。但是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了不少的问题,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家长对亲子游戏的价值认识
在对班级幼儿家长的随机走访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家长对于幼儿亲子游戏的理解千差万别。文化素质稍低一些的家长对其的认识就显得片面一些,将游戏的概念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玩耍。而思想文化素质稍高一些的家长则会进一步的认识到孩童参与游戏,游戏也会反作用于幼儿的发展,这在学习型父母的认知反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2、幼儿对于亲子游戏对象的选择
在对幼儿的调查中发现,对于最喜欢亲近的游戏对象的选择上,过半数的幼儿选择了与父母一起游戏。在理由的表述上,一是有父母在场的游戏,是安全的;二是父母所组织和策划的游戏场地和内容,是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三是有父母参与的游戏,会与家庭共同设立的奖惩制度相关,如:在家里做家务、幼儿能自己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事,累计达到一定的评价标准时,便会相应的奖励某一项活动或者具体的物品。所以,幼儿对父母能参与他们的游戏,是充满了期待的。
3、家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
受社会舆论夸大其词的宣传和模糊的市场导向,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显得无所适从。很多时候仅凭孩子一厢情愿的喜好进行购买,而对于幼儿本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与游戏材料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会对幼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二者之间缺乏一个科学的综合性判断。所以很多时候便会选择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大众性玩具,而对于游戏材料的多样化操作则显得比较陌生。
4、家长对游戏时间、空间的安排
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家长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陪伴幼儿的时间较少,家长更倾向于带孩子周边商场游乐区或者是家里做一些静态的陪伴,如:讲故事、搭建积木或者绘画。当然,在这其中,当家长精力不足或是无法满足幼儿提出的要求,则会更多的采用电子产品来替代自身对幼儿的陪伴。所以在班级里,时常会听到来自大人和小孩的抱怨,大人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只能用电视、手机才能哄得住;小朋友则不满大人在陪伴他们游戏时一个劲儿的玩手机,感觉自己没有父母的手机重要。
所以,转变教育理念,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家长陪伴游戏的有效性、根据幼儿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进行适时的支持与引导是当务之急。
三、亲子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通过角色体验增强幼儿对于社会角色分工的了解,学会换位思考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2、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幼儿调整改变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策略,在一定的情境中建立适时适当的表达方式
父母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增加陪伴的时间,提高陪伴的效率。在安静温馨的环境里,母女之间进行谈心和交流,让孩子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亲子陪伴之中,在大人的示范和鼓励之下,多参与到幼儿群体,尝试和同伴进行言语的沟通,交换彼此的想法。挖掘幼儿的闪光点,适当放大并赞美幼儿的闪光之处,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了解、习得在游戏中和生活中的基本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方法。这是促使幼儿大胆迈出和同伴交流的这一步的前提。
3、通过创设情景冲突与角色扮演体会各种社会性心理,树立自信,增强抗挫折能力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或者是人际交往的冲突,体会难过、挫折、喜悦等心理过程,再经过思辨、审慎,模仿学习,习得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而修正自己的观念,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避免了冲突的再次发生。
总之,为了促使家长在亲子游戏这一块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引导和陪伴,从学校方面来讲,要大力发挥学校的教化作用。适时适宜的开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举办一些教育讲座,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游戏的价值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以生动形象而又具有实操性的案例指导家长在亲子游戏时的所采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承宇.浅析家庭中幼儿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学前教育,2011
【关键词】 亲子游戏;社会性;家庭教育
一、亲子游戏的定义
亲子游戏,顾名思义,是家庭成员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以情感为基础,围绕着一定的目的而实施开展的活动,它是一种活动的组织形式,也是亲子关系之中最常见的交流方式。从表征特点上看,仿佛只是父母单纯地陪伴着幼儿进行玩耍;而研究其深层次的内涵可见,幼儿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游戏内容、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层次的计划与评价标准的制定所反映的实质是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
二、亲子游戏实施效果与存在的问题
从近来许多研究亲自游戏现状的问卷调查中分析可知,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亲自游戏的开展还是比较的积极,亲子关系大体上是较为融洽。但是在这其中,还是存在了不少的问题,体现在如下的几个方面。
1、家长对亲子游戏的价值认识
在对班级幼儿家长的随机走访调查中发现,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家长对于幼儿亲子游戏的理解千差万别。文化素质稍低一些的家长对其的认识就显得片面一些,将游戏的概念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玩耍。而思想文化素质稍高一些的家长则会进一步的认识到孩童参与游戏,游戏也会反作用于幼儿的发展,这在学习型父母的认知反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2、幼儿对于亲子游戏对象的选择
在对幼儿的调查中发现,对于最喜欢亲近的游戏对象的选择上,过半数的幼儿选择了与父母一起游戏。在理由的表述上,一是有父母在场的游戏,是安全的;二是父母所组织和策划的游戏场地和内容,是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三是有父母参与的游戏,会与家庭共同设立的奖惩制度相关,如:在家里做家务、幼儿能自己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事,累计达到一定的评价标准时,便会相应的奖励某一项活动或者具体的物品。所以,幼儿对父母能参与他们的游戏,是充满了期待的。
3、家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
受社会舆论夸大其词的宣传和模糊的市场导向,越来越多的家长对游戏材料的选择上显得无所适从。很多时候仅凭孩子一厢情愿的喜好进行购买,而对于幼儿本身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点与游戏材料本身的属性、以及它会对幼儿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二者之间缺乏一个科学的综合性判断。所以很多时候便会选择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大众性玩具,而对于游戏材料的多样化操作则显得比较陌生。
4、家长对游戏时间、空间的安排
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家长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陪伴幼儿的时间较少,家长更倾向于带孩子周边商场游乐区或者是家里做一些静态的陪伴,如:讲故事、搭建积木或者绘画。当然,在这其中,当家长精力不足或是无法满足幼儿提出的要求,则会更多的采用电子产品来替代自身对幼儿的陪伴。所以在班级里,时常会听到来自大人和小孩的抱怨,大人抱怨现在的孩子不好管,只能用电视、手机才能哄得住;小朋友则不满大人在陪伴他们游戏时一个劲儿的玩手机,感觉自己没有父母的手机重要。
所以,转变教育理念,做一个学习型的父母,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家长陪伴游戏的有效性、根据幼儿不同时期的行为表现进行适时的支持与引导是当务之急。
三、亲子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1、通过角色体验增强幼儿对于社会角色分工的了解,学会换位思考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
2、通过认知冲突激发幼儿调整改变人际交往的方式和策略,在一定的情境中建立适时适当的表达方式
父母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来,增加陪伴的时间,提高陪伴的效率。在安静温馨的环境里,母女之间进行谈心和交流,让孩子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亲子陪伴之中,在大人的示范和鼓励之下,多参与到幼儿群体,尝试和同伴进行言语的沟通,交换彼此的想法。挖掘幼儿的闪光点,适当放大并赞美幼儿的闪光之处,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了解、习得在游戏中和生活中的基本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方法。这是促使幼儿大胆迈出和同伴交流的这一步的前提。
3、通过创设情景冲突与角色扮演体会各种社会性心理,树立自信,增强抗挫折能力
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来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或者是人际交往的冲突,体会难过、挫折、喜悦等心理过程,再经过思辨、审慎,模仿学习,习得一定的社会规范,进而修正自己的观念,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避免了冲突的再次发生。
总之,为了促使家长在亲子游戏这一块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引导和陪伴,从学校方面来讲,要大力发挥学校的教化作用。适时适宜的开办家长学校,针对家长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举办一些教育讲座,指导家长了解幼儿游戏的价值以及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学习方式,以生动形象而又具有实操性的案例指导家长在亲子游戏时的所采用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承宇.浅析家庭中幼儿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学前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