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甘明俊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镇西镇庆卫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问题情境教学是现在倍受教育界重视的一种教学理论。创设问题情境能激励学生主动求知,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笔者在初中地理一线教学中对问题情境教学法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总结出了较为系统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和创设策略,以便能够更加科学、巧妙地运用该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策略;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问题情境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本文旨在探讨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案例及效果评估,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问题情境策略概述
(一)问题情境策略的定义
问题情境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情境策略的理论基础
问题情境策略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问题解决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具有情境性。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二、初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目的明确
这是问题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提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这些目标有机整合在情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比如在七下《中东》一节中可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战争图片或视频来创设情境,问学生“为何中东地区战争连连?”,这个问题紧扣该节的教学目标:知道中东位置的重要性。
(二)问题情境创设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因此,地理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师生柜互促动。比如《水资源》一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存在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现象,会有什么危害?事实证明学生能够举出许多案例,进而能感受到节水和环保的重要性。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探究性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能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通过探究才能得到。比如《北京》一节研究课中,为了引导学生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师结合历史材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在确定国家首都时,为何北京会从众多的候选城市比如南京、西安中脱颖而出?”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比单纯的问学生“北京有何位置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情境可以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实例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提出问题
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分析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
(四)解决问题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总结反思
问题解决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方法和经验,反思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及效果评估
(一)应用案例
以“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如何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探讨适应气候特点的农业生产策略。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加深对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理解。
(二)效果评估
实施问题情境策略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情境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与建议
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情境创设不够真实、问题设置不够合理等。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情境策略时,应注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让初中地理课堂焕发生命力[J].新课程,2021年
[2]胡利洁,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路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
【关键词】 初中地理;问题情境策略;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问题情境策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本文旨在探讨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理论基础、实施步骤、案例及效果评估,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问题情境策略概述
(一)问题情境策略的定义
问题情境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问题情境策略的理论基础
问题情境策略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情境认知理论和问题解决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情境认知理论强调知识是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具有情境性。问题解决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解决问题来实现的,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二、初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目的明确
这是问题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提出的问题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实现这些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将这些目标有机整合在情境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比如在七下《中东》一节中可以通过展示中东地区的战争图片或视频来创设情境,问学生“为何中东地区战争连连?”,这个问题紧扣该节的教学目标:知道中东位置的重要性。
(二)问题情境创设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因此,地理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生动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共同建构知识,从而达到师生柜互促动。比如《水资源》一节,为了培养学生的节水及环保意识,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是否存在浪费水和污染水的现象,会有什么危害?事实证明学生能够举出许多案例,进而能感受到节水和环保的重要性。
(三)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有探究性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要能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通过探究才能得到。比如《北京》一节研究课中,为了引导学生分析北京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师结合历史材料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新中国成立前,在确定国家首都时,为何北京会从众多的候选城市比如南京、西安中脱颖而出?”初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比单纯的问学生“北京有何位置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更能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情境可以是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实例等,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提出问题
在创设的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题应具有开放性、层次性和引导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讨论。
(三)分析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背景、原因、影响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深化理解。
(四)解决问题
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总结反思
问题解决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过程,总结方法和经验,反思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反思,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及效果评估
(一)应用案例
以“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为例,教师可以创设以下问题情境:某地区的气候类型对当地农业生产有何影响?如何根据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探讨适应气候特点的农业生产策略。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查阅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加深对气候类型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理解。
(二)效果评估
实施问题情境策略后,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实践能力等方面。通过评估发现,问题情境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与建议
问题情境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情境创设不够真实、问题设置不够合理等。因此,教师在应用问题情境策略时,应注重情境创设的真实性和问题设置的合理性,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因材施教,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琴,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让初中地理课堂焕发生命力[J].新课程,2021年
[2]胡利洁,问题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路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