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的实践价值
【作者】 葛晓芬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中余乡中心幼儿园
【正文】 混龄教育的实践教育案例:
幼儿自主性活动的时间到了,一部分宝宝班的幼儿来到了大班“做客”。
案例一:大班的一些哥哥姐姐正在动手操作区,动手拼插学具,有的拼出城堡、有的拼出花朵、有的拼出坦克。宝宝班的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参与到游戏当中。乔乔先是好奇的看着哥哥拼出的各种图案,眨了眨眼睛,随后,好奇地问起哥哥,这是什么?之后便动手操作起来。当拿起学具的时候,她的手停了下来。转过身,望向其他的大班哥哥姐姐,仔细地看着,他们手中的玩具。并按照他们的样子,动手操作起来。大班天天看到小妹妹拿着两个拼插玩具,看了又看,主动走了过来对她说,你看,是这样做的。
案例二:小班壮壮捂着肚子与中班贝贝争执起来,两个孩子都气势汹汹。壮壮说:“老师,贝贝欺负我。”贝贝说:“老师,壮壮说他在孵蛋,那明明不是蛋!”。“是蛋!”
随着城市化的范围逐渐加大,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出现一些采用家庭式托管的小幼儿园逐渐在小区内兴起,此类幼儿以混龄居多。另外,日益凸显出独生子女亲情淡漠、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现象,使混龄教育再一次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一、混龄教育的定义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的幼儿,打破班级与年龄界限,以混合活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在幼儿个体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通常幼儿个体间年龄差为1~2岁,通过在活动中,同伴关系的合作和情绪情感发展,促进幼儿对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二、混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1.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
活、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其认知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混龄教育即是在幼儿同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混龄教育有益于幼儿观察、模仿能力的提高。幼儿期是观察和模仿的重要阶段。良性的同伴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情绪情感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可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提高各项技能。
3.混龄教育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不同年龄段开展角色游戏,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体验到具有一定层次的多元化角色和社会性分工。对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分工,通过语言表述体现丰富的情绪情感,由于年龄差异,幼儿会对扮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游戏更有兴趣。并通过同伴交往中的互助互爱、体会感知、对年龄较小幼儿的关心和爱护等,促进情绪情感的体验。
4.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混龄教育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交流合作,能加大认知领域的融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碰撞,知识领域逐渐加大,使幼儿进行同伴学习、同伴交流和同伴合作的重要过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逐渐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提高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活动,达到自主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5.混龄教育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影响。最近发展区,指幼儿现有水平与幼儿经过努力所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和游戏,形成认知冲突,产生“最近发展区”。混龄教育中,大带小、传帮带的教育特点,得到体现。年龄稍大的幼儿带动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同伴交流过程中,年长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得到锻炼,年龄较小幼儿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并参照学习模仿,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能力的提高。
混龄儿童的区域活动内容,主要体现在同伴交往、幼儿的互动、同伴合作等关系上。对年龄小的幼儿来讲,混龄交往有利于幼儿模仿,在最近发展区内提升幼儿能力水平,同时,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与社会性交往能力。对年龄稍大的幼儿,通过混龄交往,更有益于促进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对建立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爱护弱小,互帮互助行为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儿自主性活动的时间到了,一部分宝宝班的幼儿来到了大班“做客”。
案例一:大班的一些哥哥姐姐正在动手操作区,动手拼插学具,有的拼出城堡、有的拼出花朵、有的拼出坦克。宝宝班的小朋友也迫不及待地坐下来参与到游戏当中。乔乔先是好奇的看着哥哥拼出的各种图案,眨了眨眼睛,随后,好奇地问起哥哥,这是什么?之后便动手操作起来。当拿起学具的时候,她的手停了下来。转过身,望向其他的大班哥哥姐姐,仔细地看着,他们手中的玩具。并按照他们的样子,动手操作起来。大班天天看到小妹妹拿着两个拼插玩具,看了又看,主动走了过来对她说,你看,是这样做的。
案例二:小班壮壮捂着肚子与中班贝贝争执起来,两个孩子都气势汹汹。壮壮说:“老师,贝贝欺负我。”贝贝说:“老师,壮壮说他在孵蛋,那明明不是蛋!”。“是蛋!”
随着城市化的范围逐渐加大,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出现一些采用家庭式托管的小幼儿园逐渐在小区内兴起,此类幼儿以混龄居多。另外,日益凸显出独生子女亲情淡漠、社会交往能力不足等现象,使混龄教育再一次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一、混龄教育的定义
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的幼儿,打破班级与年龄界限,以混合活动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在幼儿个体社会交往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各方面的发展。通常幼儿个体间年龄差为1~2岁,通过在活动中,同伴关系的合作和情绪情感发展,促进幼儿对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二、混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的现实意义
1.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
活、交往、探索、游戏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其认知的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有密切的联系。混龄教育即是在幼儿同伴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2.混龄教育有益于幼儿观察、模仿能力的提高。幼儿期是观察和模仿的重要阶段。良性的同伴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之间情绪情感的发展,增强幼儿的责任心和自信心。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可供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提高各项技能。
3.混龄教育促进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不同年龄段开展角色游戏,在同伴交往中,幼儿能体验到具有一定层次的多元化角色和社会性分工。对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角色分工,通过语言表述体现丰富的情绪情感,由于年龄差异,幼儿会对扮演“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游戏更有兴趣。并通过同伴交往中的互助互爱、体会感知、对年龄较小幼儿的关心和爱护等,促进情绪情感的体验。
4.混龄教育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混龄教育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交流合作,能加大认知领域的融合。在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碰撞,知识领域逐渐加大,使幼儿进行同伴学习、同伴交流和同伴合作的重要过程。幼儿在活动过程中,逐渐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提高主动性,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活动,达到自主的学习状态,从而更加有效的促进幼儿自主性学习。
5.混龄教育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影响。最近发展区,指幼儿现有水平与幼儿经过努力所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一起学习、生活和游戏,形成认知冲突,产生“最近发展区”。混龄教育中,大带小、传帮带的教育特点,得到体现。年龄稍大的幼儿带动年龄较小的幼儿,在同伴交流过程中,年长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得到锻炼,年龄较小幼儿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并参照学习模仿,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能力的提高。
混龄儿童的区域活动内容,主要体现在同伴交往、幼儿的互动、同伴合作等关系上。对年龄小的幼儿来讲,混龄交往有利于幼儿模仿,在最近发展区内提升幼儿能力水平,同时,提高语言表述能力与社会性交往能力。对年龄稍大的幼儿,通过混龄交往,更有益于促进幼儿的情绪情感发展,对建立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爱护弱小,互帮互助行为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