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培养和激发幼儿的爱心

【作者】 卞向琴

【机构】 山西省晋城市城区太平仙幼儿园



【正文】  当今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幼儿大多数又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是众星捧月的“小皇帝”,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这样就使大多数的孩子在家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只知获取,不懂给予的心理倾向。这是现行教育的一种病态,家长在为孩子付出大量爱的同时,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让孩子学会爱。要让孩子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老师,爱所有关心自己的人。那么,如何培养与激发孩子的爱心呢?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心
  1.感受爱的存在。
  要让孩子学会爱,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爱的存在。孩子一天中在园时间较长,和老师接触也较多,感受爱首先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让孩子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习爱。如:晨间接待时在门口热情地和孩子打招呼,摸摸头、抱抱孩子,欢迎他们的到来;休息时,找孩子谈谈心,对特别的孩子给予特别的爱;午睡时,轻轻地为孩子盖好被子;起床后,帮女孩梳漂亮的小辫;离园时,和孩子说再见等等,让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老师的爱。
  2.学着付出爱。
  当孩子感受到爱后就要学着付出爱。教师要善于做有心人,抓住教育时机,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如看到有的幼儿扶起跌倒的小朋友,帮助小朋友扣扣子、系鞋带等,看到后要及时给予表扬,给幼儿发小金星,并教育其他小朋友向他们学习,看到别人有困难要主动去帮助。
  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爱心培养
  爱心的培养和其他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一样,要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在教知识、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利用文学、美术、情景表演等艺术手段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使幼儿的心灵在得到美和情的熏陶的同时,爱心也一点点渗入孩子幼小的心灵。
  1.充分利用课程中的“爱心”素材。
  在幼儿园课程中,有许多关于爱心行为的教材,对此可充分利用。如歌曲《好朋友》,该活动目标为感受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懂得了朋友与朋友之间的爱,请小朋友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关心朋友的,学会关心别人和感激关心过自己的朋友。
  2、在游戏活动中体验“爱心”。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要将爱心教育贯穿于游戏中,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习、体验“爱心”行为。例如我们可以请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让他们感受一下照顾别人的辛苦,或者让父母与孩子在家中互换角色进行表演。
  3.把大自然作为活教材。
  幼儿天性喜爱大自然,孩子们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美的感受,获得许许多多的欢乐。春天,可以带孩子们去郊外,看看花,看看草,感受阵阵春的温馨。秋天,带孩子来到田野,闻着瓜果成熟的香味,体验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内涵。冬天,一场大雪之后,孩子们带上小铲子来到户外,为小草拨开盖在上面的积雪。尽管孩子们这种爱的情感是初级的,但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升华,升华为对家乡、对祖国、对人民的爱。
  三、创设“爱”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可在环境创设上,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以爱为主题的内容。
  1.添置自然角。
  让幼儿照顾自然角的小动物和植物,让幼儿感受小动物的可爱之处,体验喂养小动物的喜悦。教师应以积极的口吻,温柔的动作、耐心的态度去感染幼儿,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心。将教师的这些行为转换成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在付出爱的同时,感受到小植物、小动物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营造爱的氛围。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我们要做一个时刻充满爱的老师,时刻关注、爱护我们的孩子,让爱始终充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常用喜爱的目光去注视孩子,经常与孩子拉拉手,摸摸他们的头,使他们在一种充满关爱的环境中感受到别人对他的爱。将每周固定的一天定为分享日,让孩子把家里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幼儿园与同伴分享。久而久之孩子在享受到爱的同时也慢慢学会主动给予别人爱。
  四、家庭中爱的教育
  家长是孩子行为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心教育,要以身作则,要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孩子,起到表率示范作用,营造爱的氛围。平时应尊重和关心孩子,对孩子说话要温和体贴,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给孩子鼓励和表扬,让孩子直接感受到来自成人的浓浓的爱;成人之间要注意使用爱的语言,比如“你辛苦了,先歇一会儿”。“别急,我来帮助你”。“谢谢你为我做了这么多的事”等等;在长辈面前多表达一份尊敬和关心,比如给老人泡杯茶、让个座、说句体贴的、送个礼物等等。成人之间的体贴尊重和相互关爱恰恰是孩子爱心得以生根发芽的关键。家长要注意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细节,处处保持良好的形象,避免无意间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选择一些有“爱心”行为的电视节目,让幼儿观看,讲述有“爱心”行为的故事给幼儿听等,以激发幼儿的“爱心”行为。
  五、家园一致,共同进行爱的教育
  《纲要》中提出:“家园密切合作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多“爱心教育”的盲区,比如绝大多数家长在“爱心教育”的理念上就存在极大的偏差,他们担心“爱心教育”会使日后走上社会的孩子“吃亏”。许多孩子的父母还会通过自身的行动,向自己的孩子做出一些错误甚至恶劣的示范。
  爱心教育对孩子来说十分重要,让孩子在被人爱中感受温暖、快乐,并由此学会爱别人、帮助别人形成健康人格。父母病了,让孩子来照料;父母上班累了,让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公交车上让孩子给老人让座位;在外边玩的时候照顾比自己小的伙伴等,借助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反复加深孩子的印象,使孩子明白帮助别人能给被帮助者和自己都带来快乐。
  幼儿园、家庭应携起手来,让孩子学会在享受爱的同时,也懂得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以及学会关心、帮助他人,理解、尊重他人;主动示爱、爱护公物、爱护动植物,使其成为具有爱心、乐于助人、德才兼备的人。
  一颗小树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雨露,离不开土壤和养料。孩子心中的爱,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熏陶和教育。我们必须持之以恒地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爱的情感教育,从点点滴滴的小事进行培养,设法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懂得这份爱的珍贵,学会关心人,让孩子从小拥有一份爱的情感。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幼儿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对爱的感受最自然、最丰富。通过教育把孩子从自然人培养成为懂得爱、珍惜爱、有爱心、有健全人格的人,成为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