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地理教学中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策略和实践
【作者】 敖 斌
【机构】 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徐家镇茶亭小学校
【正文】 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作为塑造未来公民的关键,承担着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职责。初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人地关系的基础课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想平台。以下是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几种策略和实践。
一、融入课程设计,构建知识框架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地理知识点相结合,如在讲授自然资源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城市发展单元中,探讨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到地理知识,还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导向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计与现实世界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等。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的重要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下是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细节与具体示例:
1. 实践活动的规划与执行:
目标明确: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若活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选择校园绿化或垃圾分类为活动主题。
活动设计:教师应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执行和活动后的反馈总结。确保每个步骤都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
2. 具体实践活动示例:
校园绿化活动: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校园内花园或绿地的规划、种植和维护工作。学生不仅能学习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照料方法,还能了解到绿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垃圾分类与回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式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社区服务: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地图的绘制,调查社区的环境问题,或与当地环保组织合作,参加清洁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反思与评价:
反思活动:实践活动结束后,应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参与经历,识别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认识到的价值观和态度变化。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提供具体、建设性的反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仅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经验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渠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VR(虚拟现实)等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探索地球的各个角落,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及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信息技术(IT)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地理教学领域,使用高科技工具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机。以下是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渠道的详细叙述及应用方式:
1.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介绍与应用:GIS 是一种能够存储、检索、操作、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系统。在地理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GIS软件让学生创建地图、探索气候模式或理解人口分布。例如,学生可以使用GIS来识别和分析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或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
案例研究:教师可以安排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让学生使用GIS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灾害管理、城市规划或环境监测。
2. 虚拟现实(VR)
VR体验: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置身于三维的虚拟环境中,近距离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特征。如利用VR眼镜观看喜马拉雅山脉的虚拟之旅,或是在亚马逊雨林中进行一次探险,增加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感官体验。
交互式学习:VR技术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的可能,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元素的操作,提升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3. 线上学习平台
课堂外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线上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诸如谷歌地球、国家地理频道等在线资源和应用,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探索和学习地理知识。
互动式课件:利用互动课件和在线地理模拟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
4. 数据分析工具
统计与分析:学生可以使用Excel表格、统计软件或在线数据库,对地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地理概念与规律。
五、培养跨学科视野,拓宽知识边界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跨学科的主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跳出地理学科的框架,联系历史、生物等学科的知识,从多角度、多维度理解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也能促进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总结:初中地理教学中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以上策略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责任感,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 王丽丽. (2022).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策略研究”. 初中地理教育研究杂志, 12(3), 45-54.
[2]李敏, 赵峰. (2023).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地理教学模式探析”. 现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17(1), 88-93.
[3]刘勇, 周红英. (2021).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电子教育研究, 19(4), 62-69.
一、融入课程设计,构建知识框架
首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地理知识点相结合,如在讲授自然资源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城市发展单元中,探讨如何平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学到地理知识,还能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激发探究兴趣
问题导向学习(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计与现实世界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问题,如“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等。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学生可以深入了解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教学的重要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绿化、垃圾分类等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提升其解决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下是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细节与具体示例:
1. 实践活动的规划与执行:
目标明确:首先,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例如,若活动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选择校园绿化或垃圾分类为活动主题。
活动设计:教师应设计具体、可操作的活动流程,包括活动前的准备、活动中的执行和活动后的反馈总结。确保每个步骤都旨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
2. 具体实践活动示例:
校园绿化活动: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校园内花园或绿地的规划、种植和维护工作。学生不仅能学习植物的生长条件和照料方法,还能了解到绿化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垃圾分类与回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式和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社区服务:例如,学生可以参与社区地图的绘制,调查社区的环境问题,或与当地环保组织合作,参加清洁活动。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将地理知识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 反思与评价:
反思活动:实践活动结束后,应鼓励学生反思他们的参与经历,识别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认识到的价值观和态度变化。
评价与反馈:教师应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并提供具体、建设性的反馈。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仅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这些经验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渠道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GIS(地理信息系统)、VR(虚拟现实)等技术,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探索地球的各个角落,直观地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色及其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这种互动式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信息技术(IT)的利用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地理教学领域,使用高科技工具能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机。以下是在地理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扩展学习渠道的详细叙述及应用方式:
1. 地理信息系统(GIS)
GIS介绍与应用:GIS 是一种能够存储、检索、操作、分析和显示地理信息的系统。在地理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GIS软件让学生创建地图、探索气候模式或理解人口分布。例如,学生可以使用GIS来识别和分析当地的水资源分布,或比较不同城市的发展水平。
案例研究:教师可以安排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让学生使用GIS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如灾害管理、城市规划或环境监测。
2. 虚拟现实(VR)
VR体验:通过VR技术,学生可以置身于三维的虚拟环境中,近距离了解不同地理位置的特征。如利用VR眼镜观看喜马拉雅山脉的虚拟之旅,或是在亚马逊雨林中进行一次探险,增加学生对地理环境的感官体验。
交互式学习:VR技术提供了交互式学习的可能,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地理元素的操作,提升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3. 线上学习平台
课堂外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线上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使用诸如谷歌地球、国家地理频道等在线资源和应用,这样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探索和学习地理知识。
互动式课件:利用互动课件和在线地理模拟游戏,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动机。
4. 数据分析工具
统计与分析:学生可以使用Excel表格、统计软件或在线数据库,对地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地理概念与规律。
五、培养跨学科视野,拓宽知识边界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跨学科的主题,涉及地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跳出地理学科的框架,联系历史、生物等学科的知识,从多角度、多维度理解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也能促进他们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
总结:初中地理教学中促进可持续发展教育需要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以上策略和实践,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还能激发他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责任感,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 王丽丽. (2022). “地理教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合策略研究”. 初中地理教育研究杂志, 12(3), 45-54.
[2]李敏, 赵峰. (2023). “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地理教学模式探析”. 现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17(1), 88-93.
[3]刘勇, 周红英. (2021).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及对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培养”. 电子教育研究, 19(4), 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