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巧妙提问引思考,适当点拨促探究

【作者】 徐文芳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凉城希望小学



【正文】  【摘 要】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考是数学最大的乐趣。真知灼见,首先来自多思善疑。发挥课堂提问教学艺术,巧妙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适当点拔促进自主探究,有利于打造灵动智慧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数学的魅力在于思维,课堂的魅力在于探究。启迪思维、引领探究,关键在于教师的课堂提问。探而究,究而问,问而思,思而行。小学数学教学要充满情趣,能激思启智,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得到有效张扬。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设疑问难;激思启智;合作互动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小学数学课堂是科学课堂,科学课堂必须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发展过程,注重通过教师的巧妙提问,引领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有“疑”敢“问,有“疑”善“问”,有“疑”必“问”。灵动的舞台,高效的课堂,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一、妙问引思,巧问导学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提问是艺术中的艺术。要想学生学得生动有趣、灵动智慧、朝气蓬勃、栩栩如生,数学课堂提问就得注重提问的技巧,只有提问做到了“新”、“奇”、“趣”、“活”、“情”、“巧”的艺术,数学课堂教学才会妙趣横生,寓教于乐,学有所获,其乐融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师生都觉得时间是那样的短暂,空间是那样的有限。
  设疑问难,方法至上。我们说到艺术,当然不能直来直去,缺乏新意,而是要讲究一定的技能技巧,才能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添点油,加点醋,才能学活教活小学数学,这是大家都懂得的道理。如何实施启发教学,怎样遵从提问原则?我们可以注重提问的启发性;注重提问的画龙点睛,突破重难点;讲究提问的轻重缓急,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第二课时,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分米和厘米”的转化,在学生认识到1分米=10厘米时后,我问6分米3厘米等于多少厘米?引导学生思考:“因为1分米=10厘米,6分米=60厘米,再加上3厘米,就是63厘米。”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大大打开思维大门,一方面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多角度激发学生思维,具有更好地数学教育意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提问要注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探究能力,提问技巧。讲究提问的科学性、趣味性、悬念性、层次性、多样性、针对性,注重学生的互补,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兼顾,千万不能,拿了西瓜,丢了芝麻!必须注意培优补差,齐头并进。
  二、和谐社会,温馨课堂
  教未见趣,必不乐学。人为本,和为贵,谐为美。打造和谐社会,构建温馨课堂,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下马看花,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数学这样的学科,学生厌学情绪比较多,如果我们教师再不给予一定的关爱,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启齿,无法得到,需要数学教师认认真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找到厌学病根,我们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引领者,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摆正位置,非常必要,正确理解倾听主人的学习困难,帮助自己的学生克服困难也就顺理成章了,当且仅当,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兴趣,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说曙光在眼前,有希望了。
  激发学习兴趣,靠的就是数学教师循循善诱、任劳任怨、不辞辛劳、无微不至的耐心呵护、用心激励、善解人意、教育感化。
  教以载道,教以化人。减负增效,师生合作,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园”时,我分三步走,首先让学生自己画园,然后,要求学生思考园有哪些特性?并合作讨论园的特征,最后,让学生举出我们生活中巧用园的实例。如此这般,师生积极互动,答疑解惑,不知不觉,教学目标迎刃而解。有效达到了教与学的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合作合作,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三、引入生活,活学活用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总是千变万化,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教学要灵动智慧,不能生搬硬套,否则守株待兔,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一事无成。办法是人想的,面包总是有的,很多时候,不同的数学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大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把大问题化成一个个小问题,事情就简单多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可以采用逐级递进法、反向思维法、归纳法、思维跳跃法等等,具体选择那种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数学是思维的心脏。实施数学教学真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只有不愿意解决的困难。递进思维法有利于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反向思维法有利于从目标出发,逆向思考更便捷;归纳法,不用多说,我们都是善于总结归纳的高手;思维跳跃法关键在于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真理,要另辟蹊径,大胆质疑,寻找新的突破口。
  阶梯问题,就是实实在在的数学问题。建筑师设计阶梯时,总是需要首先计算出每一层楼梯的踩数,才能依次建造,犹如师生爬楼梯遇到的层次问题,主要明白几楼与几层楼梯是不同的,从第一楼起,楼数比楼梯层数多1。即:楼数=楼梯层数+1;楼梯层数=楼数-1;同理可证:锯木头的段数问题,主要明白锯成木头的段数比锯木头的次数多1。如:段数=次数+1;次数=段数-1。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习数学必须融入生活,联系实际。
  四、注重点拨,循循善诱
  知识因问而深,学生因问而活。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小学生都是可塑的,他们都希望自己得到肯定,可以在蜜罐里长大。但是,真正的人生,不尽然,总是生活在矛盾的世界里,不说到处碰壁,也是前途渺茫,坎坎坷坷,有时甚至是疾风骤雨,电闪雷鸣,黑云压城城欲摧。所以说,作为过来人的我们,一定要理解学生在学习上的苦衷,这样那样的挫折,困扰着学生的学习,这时的我们就需要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帮助学生渡过难关,步入正轨,让学生放下包袱,轻轻松松进入数学学习的殿堂,看到学习的甜蜜,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理解数学知识的有用。知道我们天天学习的数学是那样的科学有趣,奥秘无穷。除了具有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外,还有其教育价值,全面认识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教育就是激励,激励就是叫人成功。爱即教育,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因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赏识。小学生心智不成熟,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和赏识。
  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了解每一位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认知水平,注重因材施教,考虑一一对应,讲究因势利导。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学生。力求竭尽全力调动好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好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潜力,为每一位学生的数学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善于给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与进步的契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只要我努力,成功属于我。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精讲点拨是一门精妙的启发艺术。教师巧妙机智的精讲点拨,不仅能引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更能引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突破思维定式,青睐数学魅力。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时,我放手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拿出自己事先用纸做的大小、形状各具特色的三角形,分小组进行操作,要求各小组成员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议一议、算一算三角形的内角,看看结果如何?尔后,所有学生,惊人地发现: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
  通过学生亲力亲为的探究,求得问题的解决,把知识建构起来。牢牢地巩固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这是过去满堂灌教学不能媲美的高效课堂教学。更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素质教育,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注重核心素养,践行实践操作的小学数学新课堂。
  总之,高效课堂,智慧引领,点拨重要。打造灵动、智慧、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以“知”启“问”、以“问”激“动”、以“动”促“思”,以“爱”促“学”;注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认知起点、认知规律、认知矛盾、认知错误,引导小学生有效进行数学探究、数学思考、数学表达、数学思辨、数学总结。作为一线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聚焦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踔厉奋进、教书育人并重。
  参考文献:
  [1]林倩.现代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探究[J].小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2,(15);
  [2]武成勇.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运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23,(21);
  [3]朱明财.小学数学智慧教学方式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8);
  [4]周永俊.小学数学实践操作实施策略研究.[M].武汉:长江出版社,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