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探究

【作者】 刘晓倩

【机构】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小学校



【正文】  【摘 要】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在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科学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意义非凡。本文主从古诗词歌曲现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音乐课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的具体实践操作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为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古诗词;小学音乐;课程教学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中国古诗词类型繁多,大多有着自身独特的韵律,与音乐课程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立足现代化课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古诗词歌唱与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当前众多音乐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从当小学音乐课程教育现状分析,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古诗词歌唱内容是所有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问题。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借助有效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古诗词歌唱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音乐素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古诗词歌曲现状
  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最早的诗是《诗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古往今来,诗歌本为一家。传统诗词文化是我们必须学习和传承的东西。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便是古代诗词融合现代音乐风格及创作手法的艺术精品。随着时代的发展,流行歌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主流音乐。但如今的流行音乐,大多都是依附于文娱产业,具有明显的利益诉求,但是这同时也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一种需求和反应。正因如此,古诗词歌曲的传播与发展,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才具有别样的意义。在我们充分肯定古诗词歌曲的艺术价值以及教育意义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古诗词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公众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演唱的曲目欠缺体系化、在教育方面普及性不高等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仍值得我们深思。
  二、在小学音乐课中引入古诗词歌曲的重要性
  小学音乐课程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美育已经成为家长、老师关注的焦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音乐与语文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而音乐与文学的融合,尤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古诗词歌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自信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二)直观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古诗词歌曲以其独特的韵律和意境,为小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文化的大门。这些歌曲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演唱,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三)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引入古诗词歌曲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这些歌曲往往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对于培养孩子们的音感、节奏感和表现力具有积极作用。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表演,孩子们的音乐技能会得到提升,同时也会在表演中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古诗词歌曲的引入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当前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通过学习和演唱古诗词歌曲,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实践这一教学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小学生贡献力量。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的具体策略
  (一)情景式导入
  说到古诗词,小学阶段的学生难免会觉得刻板无味,所以我们在开始导入的时候,就要注意这一问题。老师可以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方式,如猜谜语,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使他产生自主学习的渴望;或用多媒体,简单播放一些动画片段,用音频歌曲来进行导入;或者经过选择,用一首活泼、应景的古诗词歌曲进行导入,同时配合自由的舞动身体。开头如果能够做好,孩子们的兴趣得到提升,将会对后面的学习有很大助力。小学音乐课程不只是唱歌课,同时还有欣赏课。欣赏课一般以欣赏、理解为主,会稍微有一点难度,如果导入不当,学生失去兴趣,可能就不会去认真欣赏内容,所以在此运用情景式导入是很有必要的。
  (二)体验古诗词所表达的意境情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首诗词内容都包含了真实的意境与情感。在小学音乐与诗词歌唱的融合教学过程中,如果只是单一的要求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小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与意境,从而影响歌唱学习的真实情感流露。透过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可以体验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歌唱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发掘诗词背后的历史与情感,以提高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在歌唱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表达情感。如:在学习陆游的《示儿》这首诗词内容时,这首诗是诗人在弥留之际写给儿子们的,但是这首诗创作背景与学生日常的生活环境相差甚远,学生在歌唱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在较短时间内体会到诗人那种可望而不能见证祖国统一的伤感情怀。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示儿》的时代背景。通过播放民族英雄、诗人辛弃疾一生抗金的战斗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宋朝被金国侵占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进而对《示儿》中那种渴望看到祖国统一而又无法见证的情感进行揣摩和体会,以加深对诗歌内涵意境的理解。
  (三)结合声势律动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上,柯达伊教学法和奥尔夫教学法已经被普遍使用,声势律动属于便于教学的一种。这种方法主要使用拍手、跺脚、打响指、拍腿等动作,比较简单,适合古诗词歌曲教学。因为古诗词歌曲一般是教学内容之外的拓展内容,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的一个补充,不适宜用太多时间详细地教授,而且太难的方式方法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使用声势律动也主要是提升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掌握节奏的律动,更好地体验歌曲,对学习识记歌曲起到辅助作用。
  总之,新课程教学的发展为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和完善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在将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古诗词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科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认知特点出发,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丰富小学的音乐课堂,全面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艺术价值很高,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作为新时代的学习者、教育者,更要承担起这份发展和创新的责任,为其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伟伟.浅析古诗词吟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20,(16):174-175.
  [2]赵雨静.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音乐>创编内容研究[J].当代音乐,2020,(1):142-144.
  [3]熊洁.古诗词歌曲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以谷建芬“新学堂歌”为例[D].赣南师范大学,2018-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