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来成芳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
【正文】 【摘 要】 提高语文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今天,如何让学习主体参与学习、主动建构知识仍是语文教学要研究的方向。本文从转变观念、突出主体、分层施教、优化手段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多向互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发展学生个性。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人格、情感,实施人文教育,在多向互动的语文教学中,成就高效课堂。
一、转变观念,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新的路径需要新的观念指导行为。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亲近学生,真诚的爱学生的优点,也爱他们缺点,尊重他们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个性得以培养、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
二、突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在转变教师教的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新课标倡导的主体理念的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是选拔性教育,甄别性太强,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动性,实施了以教代学的“满堂灌”模式,没有或者很少顾及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做法在传统,以“应试”为取向中还是有市场的,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实施突出学生主体的发展性教育。为此,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要重视学生主体性。语文不是单纯的记忆,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和人生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探索中激发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彻底转变以前的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掌握知识为主”为“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二是要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追求,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绝不能占据太多时间,而应把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性。
三是要鼓励学生语文实践。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实践就不可能感悟其中道理的。如果仅靠教师的“宣讲”和空洞的说教和乏味的背诵是很难凑效的。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没有实践,知识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空间,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挖掘潜力,从成功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愉悦,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释放主体性,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分层施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建立在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我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我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我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我坚持学”。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感悟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能学”的信心,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点拨学生“会学”的策略,提供学生坚持学的动力。教师不得包办代替,要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自主迁移,自主比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形式、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层次性和差异性,做到分层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分层要求、分层练习,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四、优化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电脑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各科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能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使教学活动过程更加生动、逼真、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发展学生思维。
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逐步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为求新鲜刺激而利用,而要摆正它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让它切实为教学服务。
此外,初中语文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把课堂拓展到校园、社会,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红梅,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学文摘,2019年。
[2]刘小平,新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J].考试周刊,2018年。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各门学科中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随着教育形势的发展,新课改明确指出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多向互动,培养学生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努力发展学生个性。也就是说,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人格、情感,实施人文教育,在多向互动的语文教学中,成就高效课堂。
一、转变观念,营造课堂和谐氛围
新的路径需要新的观念指导行为。新课改理念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身为教师,应该尽快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亲近学生,真诚的爱学生的优点,也爱他们缺点,尊重他们人格,少一点审视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想方设法为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条件,使学生个性得以培养、张扬,最终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一种真诚合作的新型关系。
二、突出主体,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在转变教师教的观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新课标倡导的主体理念的实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是选拔性教育,甄别性太强,忽视了学生个体能动性,实施了以教代学的“满堂灌”模式,没有或者很少顾及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的自主性。这种做法在传统,以“应试”为取向中还是有市场的,但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就必须实施突出学生主体的发展性教育。为此,我们可从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要重视学生主体性。语文不是单纯的记忆,而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和人生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在探索中激发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从而彻底转变以前的观念,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变“掌握知识为主”为“注重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二是要培养学生自学意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追求,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者,绝不能占据太多时间,而应把学习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以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摆脱学习的被动性。
三是要鼓励学生语文实践。语文知识的学习不能浅尝辄止,没有深入实践就不可能感悟其中道理的。如果仅靠教师的“宣讲”和空洞的说教和乏味的背诵是很难凑效的。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没有实践,知识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空间,给学生以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挖掘潜力,从成功中获得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学习成功所带来的愉悦,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释放主体性,获得良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分层施教,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建立在自我发展意识基础上的“我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我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我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我坚持学”。初中语文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感悟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能学”的信心,激发学生想学的愿望,点拨学生“会学”的策略,提供学生坚持学的动力。教师不得包办代替,要培养学生自主操作,自主迁移,自主比较,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能力。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形式、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本着以人为本思想,尊重层次性和差异性,做到分层施教,分类指导。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采取不同的施教策略,分层要求、分层练习,使教学适应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四、优化手段,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教科书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电脑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步深入各科教学之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能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使教学活动过程更加生动、逼真、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发展学生思维。
初中语文教师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全方位地调动学生思维和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种感官的感知作用,把学生领入神奇美妙的语文世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逐步提升实践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为求新鲜刺激而利用,而要摆正它作为教学手段的地位,让它切实为教学服务。
此外,初中语文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念,坚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把课堂拓展到校园、社会,真正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红梅,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教育学文摘,2019年。
[2]刘小平,新理念指导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实施[J].考试周刊,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