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丰富聋校语文课程内涵初探

【作者】 姜顺康

【机构】 济南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



【正文】  新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的创新与实践,要求语文学习必须向社会、向课外开放,让聋生走进现实语文的广阔天地。为此,我们在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同时,依据聋生的特点与需要进行了大胆的探讨与尝试,其中,开放性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则更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丰富了聋校语文课程内涵。使聋生的语文学习从课内走向了课外,更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使每一位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聋生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发展,提高核心素养,建立文化自信。
  听力障碍极大地限制了聋生学习语言的机会,使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习得语言,平时多依靠手势交流思想,写出的句子不够规范,缺乏逻辑性,如语序颠倒、用词不当,不合语法等。因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地为聋生创造语言环境,培养聋生应用语文的意识,使语文更好地走进生活,体现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性、情感性。
  实行新课程改革以前,语文课的课外作业大多是教材习题和基础训练题的重复练习,机械性强,学习效果差,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则对语文越来越没有兴趣的严重后果,极大地限制了聋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实行新课程改革实验以后,我们针对聋生善于形象思维、好奇心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课外作业的改革,即,改变了以往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形式,尝试设置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课外作业。它既有作业的成分,又有活动的色彩;既能提高聋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语文的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效果。
  一、聋生自主设计作业内容,体现个性化
  新课改刚开始的时候,作业内容的确定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教师精心“备作业”,将一些贴近聋生生活,内容新颖,拓展性、趣味性比较强的几个作业课题提供给聋生,让聋生从中自由选取。等聋生掌握了选题的要求、技巧以后,再放手让聋生自己确定作业课题,最后由教师帮助筛选择优,在全班公开。大家可以自由选择某一个课题,也可以几个同学为一个小组选择同一课题。在同学们集体智慧的作用下,作业课题可谓是个性十足,百花齐放,大体有以下二类:
  (一)调查实践性作业
  我们面对的虽是听力损失的残疾聋生,但学习语文、应用语文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只有掌握好了语言才能更好的与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聋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聋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考核成绩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一要求同样适合于聋生,而调查实践性作业则正搭建了一个由课堂走向课外的良好平台。
  这类作业大多是一些与聋生的家庭生活、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可拓展性强的小题目,每一次作业大都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教师可布置“环境污染”的调查作业,聋生通过上网,搜查到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图片:工厂的污水正向河中排放,林立的烟囱正吐出浓浓黑雾,滥砍滥伐,森林失火,野生动物减少……真是令人触目惊心。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了使聋生更深入地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师和聋生一起到学校附近的一条河进行了实地考察,聋生亲眼目睹了那正向河中排放的污水,那河中漂浮的垃圾,还有树枝上张扬的各色旗帜……聋生们在摘下树枝上的塑料袋,捞起水中的垃圾时,他们的脸上显出从未有过的沉重。他们是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的内涵。回来后聋生群情激昂,纷纷办起手抄报,发出了“珍爱地球,保护家园”倡议,起到了很好的影响,校园里再不见乱飞的垃圾袋,水龙头也再不见常流水现象,同学们都更加珍爱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了,真正达到了“以文育人”的目的。虽然聋生由于自身语言的障碍,理解还很肤浅,收集的材料也很有限,但聋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拓展,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思想上的触动、心灵上的震撼,情感上的共鸣。
  (二)搜集摘录性作业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聋生学习的方法,即,教会聋生学会学习。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针对聋生语言表达能力差,词汇量少,经常出现病句等现象,有意识地让聋生搜集摘录一些好的句子,词汇。旨在引导聋生学会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语言,积累词汇。如,学习了课文《开国大典》《谁是最可爱的人》,教师布置了“新中国的成立”、“抗美援朝”等作业,让聋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资料等方法搜集、摘录有关的资料,聋生在搜集、摘录的过程中不但拓展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更是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使聋生掌握了丰富的词汇,在无形中掌握了语法,理解语意的能力也逐步提高,病句逐渐减少,有时还能写出一些让教师意想不到的优美句子。时间久了,聋生会逐步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在学习新课文前,总会自然地搜集相关内容,在学习《草船借箭》、《将相和》这样的课文时,教师首先给聋生指出故事的时代背景,然后放手让聋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分析历史人物。有的聋生找来了《三国演义》,从中查找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有的却找曹操的卑劣行径,还有的在找周瑜的嫉贤妒能……聋生从众多的分析中,更全面地理解了书中的人物。
  二、聋生独立完成作业,体现主体化
  聋生在平时除了与家庭、学校沟通外,与社会很少沟通,认识相对封闭。因此我们作为老师就要有意地为聋生打开这扇认识社会的大门。聋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外作业的每一个环节尽量让聋生唱主角,大胆放手给聋生,使聋生亲身经历、体验作业内容的价值取向及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培养聋生的社会责任感,使聋生在作业完成中学会合作、学会交往、敢于创新。 
  (一)聋生亲自参与课外作业的调查实践活动
  几乎每一次的课外作业都来源于聋生的生活实际,与聋生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家庭废弃物的调查——“白色污染知多少”,到家庭用水的调查——“一秒浪费一滴水,一年浪费多少水”还有对“本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调查等,这些作业无不与聋生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令聋生耳目一新。但是,这些作业的完成,都需要聋生用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和研究。小范围的,一般是聋生独立调查,范围比较大的,则是通过比较灵活的小组形式来完成。聋生一般3—5人自由结合为一个小组,大家分工完成某一项调查任务,共同应用调查成果,然后各自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设计,最后进行交流,在汇报交流中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形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聋生民主参与作业评价
  每一次作业,都是聋生个性的体现和智慧的结晶。为了充分调动聋生的积极性,在作业的评价上,我们采用以个人自评、小组互评为主的评价方式,辅之以教师、家长评价、档案袋评价。聋生在互评中,学习了别人的长处,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在教师、家长评价中获取了自信。聋生对这些作业非常珍惜,他们将每一次作业都保存在自己设计的档案袋里,记录着自己每一次的收获,印下了成长过程中每一步的足迹。
  总之,生活化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使聋生在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放性语文课外作业的设置则更好地落实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现了语文学习由课内向课外的转化。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聋生消除了对语文课的反感心理,产生了“我要做”、“我能行”的意识,树立了自信心,体验到了语文的价值和乐趣,真正实现了“聋而不哑”,因为他们同样可以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高核心素养,建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2]周嘉慧主编《新概念语文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3]王效贤、王明泽主编《聋校教育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