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课程+”理念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陈 昆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河边镇中心校



【正文】  【摘 要】 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在落实更高质量育人的改革路上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将“课程+”理念有效融入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关键。本文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探讨“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旨在通过多元化教学、启发式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及跨学科融合等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综合能力。
  【关键词】 “课程+”理念;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应用

  “课程+”理念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整合性与创新性,倡导打破学科边界,将课程与其他领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以实现知识的整合、贯通与创新。小学数学作为奠基教育的重要课程有着强烈的工具性和实践性,其综合性也尤为突出。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生活经验的引入与知识的系统化呈现,为“课程+”理念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完善及跨学科融合四个方面详细阐述“课程+”理念在西师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一、积极构建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综合与实践作为数学内容的重要主题之一,在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用之于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体现在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上更是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所以,作为一线教师应积极建构教学内容以展开,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中得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一)引入生活实例,增强教学实践性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注重将农村和西部生活经验融入教学,这为学生的数学实践提供了贴近生活的现实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融入课堂作载体,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在“生活的面具”下具体化、真实化。例如,在讲解分数时可以引入分苹果、分蛋糕等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二)利用数学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故事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弘扬数学文化的有效手段。西师版教材中不乏有趣的数学故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通过讲述数学家的奇闻轶事、数学史上的重大发现等,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鼓励学生自己编创数学童话故事或者情境故事,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综合与实践的参与兴趣。
  二、创新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
  (一)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程+”理念指导下,小组合作探究成为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系列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寻找现实问题的解决答案。例如,在讲解图形认知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制作各种图形模型,通过团队发力的动手实践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同时,采用累积得分制激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活跃度。
  (二)问题导向教学,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导向教学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形式。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例如,在讲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可以设计一系列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分数和除法两种方法解决,通过对比分析加深对两者联系的理解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综合与实践的实施由于需要综合应用多个学科知识与方法,整个过程带来的抽象难度会使学生兴趣弱化甚至降低。因此,在教学实施应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激励、肯定、表扬等方式让学生有持续参与的强烈兴趣。
  (一)多元化评价,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传统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分数成绩,忽视了综合素质的评价。在“课程+”理念下教师应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外探究活动方法选择、实践效果等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自我反思与相互学习。
  (二)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结果性评价则侧重于学习成果的评价。教师应将两者相结合,一边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另一边又要重视其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与成长。例如,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不仅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还要考察其解题思路、方法运用等方面。
  四、实现跨学科融合,拓宽知识视野
  (一)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
  数学是门工具性学科,与其他义教课程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在“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实现跨学科融合。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引入美术中的构图知识;在讲解比例尺时,可以联系地理中的地图知识等。通过这样的跨学科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拓宽其知识视野。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为跨学科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例如,在讲解统计与概率时可以利用Excel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讲解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这种软件进行动态演示等。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还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课程+”理念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上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积极构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及实现跨学科融合等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课程+”理念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支持,广大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大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课型及其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9年。
  [2]沈科,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型范式及教学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