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如何让生字识记更有效
【作者】 李桂峰
【机构】 吉林省通化集安市第一小学
【正文】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尤其在小学尤为重要。
随着女儿上一年级,我每天都陪她识记生字,经常到女儿班级听课,关注生字学习情况,课下与班主任老师交流生字教学策略,颇有体会。
识字教学,除了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策略外,还经常运用笔画结构分析法、组字归类识字法、比较辨析识字法、联义联想识字法(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形象识字法、结合生活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等,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但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认识快巩固不理想。优化识字教学法固然重要,同时也不可忽视“熟字返生”现象。如何有效巩固所学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呢?
一、激发识字兴趣,在活动中体验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即使不教他去学,他们也会主动去学。在教学时,我们正确认识教材作为识字载体的功能,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学生就可以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识字。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热情。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把生字卡做成各种形状,如《我要的是葫芦》,就把卡片做成葫芦形,《称赞》一课把字卡做成大拇指,这样的卡片吸引学生,积极记忆字形。在学生记住字形后,还常用“找朋友”等方式,或要求学生找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正确部件,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组词,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来强化记忆效果。
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二、教给识字方法,多形式多方法体验
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动”由“云、力”组成,“织”可把“帜”字换偏旁然后再根据其形旁意义记忆,“寻”字下半部分换成“火”即成“灵”字等等。
“编儿歌”是很好的记字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的识记生字。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在第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形近生字“挂”和“哇”,可以利用儿歌: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能手小青蛙,小青蛙。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很容易就把这几个形近字区分清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等识记生字。
“反复呈现”对于识字很重要,并不是每个字都适合拆部件,有的字适合整体识记,无需拆分。汉字反复呈现,可以加深记忆。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的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人对事物的感知,都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学生识字也是如此。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被遗忘。但为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可采用学生易接受的形式,学完课文后,编个儿歌或故事把生字贯穿其中,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和学生再见面,也可以经常将卡片贴到黑板,做“采花”、“摘果子”游戏,经常让所学生字同学生见面,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多形式多方法巩固识记生字
“生字卡片”这一学具不仅在识字教学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巩固生字环节中也不可忘记而充分利用好。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巩固生字这一环节,做“对字游戏”。方法是一位学生任意指黑板上的生字,其他学生各自尽快找到这张字卡举起来读。②早读时,领读的同学也可以用生字卡带领同学复习,领读的同学出示一张生字卡,其他学生跟着读。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领读的同学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这样,每天担任领读的同学不仅自己先牢记这些字,而且早晨早早来到教室组织其他同学学着小老师样开始领读,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女儿担任领读时,一改以往依赖、被动的毛病,自己主动准备卡片,一一识记,而且很早到校领读,还得到老师奖励的小星星,使她倍受鼓舞,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③期末复习生字按部首分类读一读、写一写,这样,学生的大脑就能清晰而有系统地储存所学的生字。
学以致用,就是学完课文后用已学过的词语自由写话,刚开始只要求写一句即可,不拔高要求,不会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只要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就及时表扬。以后根据学生实际区别对待,鼓励学生在写一句的基础上,可以写几句。对于部分写话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难度,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引导,先让他们会说,再让他们写,或经常在班上朗读学生的范例,让优秀的学生因鼓励而增加自信,让写话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榜样。
这样“学”和“用”就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达到巩固生字之目的,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学以致用。还应当引导学生经常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生字在阅读中经常与学生见面,学生自然就熟悉了。为了促进阅读,教师还可开展一些跟阅读有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开放识字环境,在生活情境中体验识字
识字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有意识地认一认。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标语、广告牌等,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总之,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并适当地和学生一起总结巩固生字的方法,可以让方法成为习惯,使熟字不返生,为阅读和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随着女儿上一年级,我每天都陪她识记生字,经常到女儿班级听课,关注生字学习情况,课下与班主任老师交流生字教学策略,颇有体会。
识字教学,除了灵活运用“音、形、义三步走”教学策略外,还经常运用笔画结构分析法、组字归类识字法、比较辨析识字法、联义联想识字法(象形联想、指事联想、会意联想)、形象识字法、结合生活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等,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但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认识快巩固不理想。优化识字教学法固然重要,同时也不可忽视“熟字返生”现象。如何有效巩固所学生字、提高识字效率呢?
一、激发识字兴趣,在活动中体验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即使不教他去学,他们也会主动去学。在教学时,我们正确认识教材作为识字载体的功能,利用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学生就可以在愉悦的情境中轻松识字。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识字热情。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把识字任务制定成不同的游戏方案,激起学生的识字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把生字卡做成各种形状,如《我要的是葫芦》,就把卡片做成葫芦形,《称赞》一课把字卡做成大拇指,这样的卡片吸引学生,积极记忆字形。在学生记住字形后,还常用“找朋友”等方式,或要求学生找正确读音,或要求学生找正确部件,或要求学生找出正确的组词,把字的音、形、义有机结合,来强化记忆效果。
还可以根据每课生字的特点,把儿歌、表演、画图等多种游戏形式引进课堂,让学生喜欢识字。
二、教给识字方法,多形式多方法体验
对于部分生字尤其是一些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已失去其原来形体特征的字,通常采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熟字去偏旁”、“熟字换笔画”等方法。如“动”由“云、力”组成,“织”可把“帜”字换偏旁然后再根据其形旁意义记忆,“寻”字下半部分换成“火”即成“灵”字等等。
“编儿歌”是很好的记字方法,能帮助学生很好的识记生字。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中,在第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形近生字“挂”和“哇”,可以利用儿歌:张口一声哇,用手往上挂,有水是水洼,女孩爱娃娃,捉虫能手小青蛙,小青蛙。学生边做动作边诵读,很容易就把这几个形近字区分清了。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广泛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字形,如“猜字谜”、“编故事”、“编顺口溜”,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等识记生字。
“反复呈现”对于识字很重要,并不是每个字都适合拆部件,有的字适合整体识记,无需拆分。汉字反复呈现,可以加深记忆。课堂上提高效率,指导学生扎实的识好字、写好字,并不等于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因为人对事物的感知,都要经历反复识记的过程,才能牢固记忆。学生识字也是如此。如果课堂上学过的字不在课外强化认识、应用,经过一段时间,很容易被遗忘。但为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可采用学生易接受的形式,学完课文后,编个儿歌或故事把生字贯穿其中,让生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和学生再见面,也可以经常将卡片贴到黑板,做“采花”、“摘果子”游戏,经常让所学生字同学生见面,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提高识字和正确运用字词的能力。
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多形式多方法巩固识记生字
“生字卡片”这一学具不仅在识字教学环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巩固生字环节中也不可忘记而充分利用好。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巩固生字这一环节,做“对字游戏”。方法是一位学生任意指黑板上的生字,其他学生各自尽快找到这张字卡举起来读。②早读时,领读的同学也可以用生字卡带领同学复习,领读的同学出示一张生字卡,其他学生跟着读。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领读的同学由全班同学轮流担任,这样,每天担任领读的同学不仅自己先牢记这些字,而且早晨早早来到教室组织其他同学学着小老师样开始领读,受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女儿担任领读时,一改以往依赖、被动的毛病,自己主动准备卡片,一一识记,而且很早到校领读,还得到老师奖励的小星星,使她倍受鼓舞,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③期末复习生字按部首分类读一读、写一写,这样,学生的大脑就能清晰而有系统地储存所学的生字。
学以致用,就是学完课文后用已学过的词语自由写话,刚开始只要求写一句即可,不拔高要求,不会的字可用拼音代替,只要没有错别字,标点使用正确,就及时表扬。以后根据学生实际区别对待,鼓励学生在写一句的基础上,可以写几句。对于部分写话有困难的学生要降低难度,教师要重视课堂上的引导,先让他们会说,再让他们写,或经常在班上朗读学生的范例,让优秀的学生因鼓励而增加自信,让写话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榜样。
这样“学”和“用”就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达到巩固生字之目的,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真正学以致用。还应当引导学生经常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生字在阅读中经常与学生见面,学生自然就熟悉了。为了促进阅读,教师还可开展一些跟阅读有关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开放识字环境,在生活情境中体验识字
识字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阅读、识字。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孩子喜欢看电视,对电视中常出现的字,有意识地认一认。引导学生在上学途中认标语、广告牌等,促成学生在社会生活环境中识字的习惯。
总之,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复习巩固,并适当地和学生一起总结巩固生字的方法,可以让方法成为习惯,使熟字不返生,为阅读和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