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作者】 董晓群

【机构】 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七0二学校



【正文】  【摘 要】 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重要基地。经过课改后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初中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是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不可忽视。
  【关键词】 初中历史;有效性;教学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应该体现义务教学的普及性和基础性,为中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时候,能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所以,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就是要积极的探寻更加优秀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
  在教材的“说明”里开宗明义的指出教材的编写:“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素质良好的合格人才”。强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使用好新教材,更新教学观念尤为紧迫。教师必须更新的观念:由“以教师和知识为本”转变到“以学生和能力为本”;由“为应试而教”转变为“为学生的发展而教”;由“依靠教材来教”转变为“利用教材来教”;由“填灌式”转变为“启导式”地教;由使用传统媒体转变为使用现代媒体;由单一的校内教育转变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学等。
  二、全面把握教材内容
  1.宏观结构方面。使用新教材,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全书的总体结构,然后指导学生找出教材的特点线索。普通初中历史课程由《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构成。包括25个按时序编排的学习单元,是全体初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2.具体内容方面。与以住的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相比,有很多具体内容是相同的,尽管因单元教学的需要而编排在不同的模块中。当然,根据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的理念和原则,课程内容也有一些大胆的调整与更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加了与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②增加了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内容。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世界史和有关民主政治的内容在课程内容有所增加。③增加了与学生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以使学生通过身边的历史变迁来感悟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④增加了及时反映历史学科研究新趋势和新成果的内容。针对这些新的变化,作为教师应及时把握。
  3.辅助内容方面。就人教版而言,前言、单元引言和课前导学很有特色。可以引起学生探究、学习历史的兴趣。单元引言以精炼、严谨的文字,概要阐述每一单元的核心内容,引领师生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本单元学习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目标。
  三、了解学情,灵活运用教材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课标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来确定教学目标;一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关于本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来确定教学目标。以人教版《世界历史》第一课《俄国向何处去》为例,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表述如下:
  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二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政权的成立、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等基本的历史史实;引导学生分析俄国“二月革命”前后的社会背景,归纳俄国十月革命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简述20世纪初俄国的社会概况,让学生分析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认识到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讲述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过程,列举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历史史实,使学生知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情况;讲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十月革命对俄国和其他国家的影响,以及十月革命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正确领导是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体会到党的路线政策的正确性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影响;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讲解,使学生感受到:十月革命的伟大力量,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开辟了俄国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人类历史从此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通过对新经济政策过程必然性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新经济政策的是苏俄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促使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符合苏俄的具体国情,从而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社会意识。
  2.组织活动课。
  例如分析辛亥革命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而失败;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种看法?我认为这实质上是让学生有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我上这节课的具体做法是: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课本上提供的有关论文资料,然后动手写出来,表明自己观点的小论文提纲。在上这节课时,让选择相同观点的学生坐在一起,这样学生就会形成两大组,让他们从中备选出七八名代表用类似辩论赛的形式,然后每组代表围绕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自圆其说。由于让学生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又是一正一反轮番上阵辩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最后要求学生将所表述的内容整理出来。通过这样新颖的活动课.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材不再是惟一的,诸如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等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课程资源。应该说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关键在于如何的整合利用。我认为课程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应遵循以下基本方法和原则:①尽可能地从各种渠道收集与课程有关的各类资源,并注意积累和保存;②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的要求,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③课程资源的使用必须有助提高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激起学生的探究的热情;④课程资源的使用必须符合教学实际,包括硬件和软件条件,如教学设备、课时安排、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等。
  总之,对于如何使用新课标实现高效教学,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看法,但有一个原则我认为必须坚持: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