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意识的路径探究

【作者】 才让吉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道德和法治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然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如何有效地将道德和法治教育融入到中学课堂中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价值。本文重点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旨在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关键词】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道德法治意识

  在当今社会,道德与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初中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而道德与法治课程则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使命。因此,深入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
  一、培养初中生道德法治意识的意义
  在初中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对于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培养道德法治意识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对社会和自我有了更多的思考。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生能够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懂得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社会等道德规范,同时了解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自律、自省的良好品质,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另一方面,它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1]。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是个人的职业发展还是社会交往,都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法治意识,能使学生在面对各种选择和诱惑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避免走入歧途。这不仅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更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适应社会的要求,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例,深化理解
  生活是最好的教材,通过引入真实、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案例,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如校园生活、家庭关系、社区活动等。例如,在讲解“尊重他人”这一主题时,可以讲述校园中同学之间因为不尊重他人而引发的冲突,如嘲笑他人的外貌、成绩,或者在小组合作中忽视他人的意见等。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尊重他人对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引入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2]。又如,针对网络暴力这一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网络言论自由的边界以及尊重他人隐私和权利的必要性。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事件中涉及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相关经历和感受,在讨论“诚信”这一话题时,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或身边人是否有过不诚信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能够增强他们对道德和法治问题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接受相关的知识和观念。
  (二)开展情境教学,增强体验
  情境教学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另一个重要策略。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如播放相关的视频、图片、音频等。例如,在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时,可以播放一段消费者维权的新闻报道或者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消费者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困境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消费者、商家、执法人员等,模拟实际的消费场景和纠纷解决过程。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比如,在学习“宪法”这一内容时,提出这样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位人大代表,你将如何推动宪法的实施和监督?”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三)组织实践活动,巩固提升
  组织实践活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法治意识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他们的道德法治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例如,在学习“法治社会建设”这一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对所在社区的法治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居民的法治观念、法律普及程度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等。通过调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法治现状,增强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志愿者服务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环保宣传、关爱弱势群体等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践行道德规范,传播法治精神。此外,还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模拟真实的法庭审判过程。通过模拟法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适用,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和法律运用能力。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反思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表现和不足[3]。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评价和指导,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了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联系活动场地、保障学生安全等。同时,要积极争取学校和社会的支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
  三、结语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道德法治意识的培养是一项意义深远且任重道远的工作。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我们为学生打开了道德与法治的认知之门,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当下的成长,更是为其未来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基础。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开展情境教学和组织实践活动这三点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初中生的道德法治意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红梅.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的策略研究——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例[J].新智慧,2021(12):43-44.
  [2]陆富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J].教师,2020(21):95-96.
  [3]凌秀雯.深深桑梓情,悠悠育人心:例谈顺德乡土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运用[J].教师,2020(27):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