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作者】 郑成国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永郎镇永郎中心完全小学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合作探究法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小学数学西师版教材的教学实例,详细探讨了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合作探究法;小学数学;实践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探究法正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围绕合作探究法的理论基础、应遵循的原则、实践的应用路径以及教学注意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合作探究法实践应用的理论基础
合作探究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合作探究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二)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探究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合作探究法实践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在实践应用合作探究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合作探究法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合作性原则。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探究性原则。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四)层次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合作探究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合作探究法实践的应用路径与教学实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装修房间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引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例如,在装修房间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给房间铺地砖,那么需要知道房间的面积。你们能根据已知的长和宽,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合作探究的状态。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机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用不同方法计算房间的面积,并比较哪种方法更为简便。有的小组可能会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有的小组可能会采用直接相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在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这个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从其他小组的展示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思考。
例如,在展示成果环节中,每个小组可以派出一名代表来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其他小组可以对该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和建议,如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表达是否清晰等。通过互相评价,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反思,巩固提升
在展示成果和评价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同时,通过巩固练习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个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将合作探究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总结反思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在计算长方形面积时,我们采用了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最为简便?为什么?”通过这(下转第65页)(上接第66页)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合作探究法实践应用的教学注意
在实践应用合作探究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二)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动力。
(三)适时引导。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
(四)重视评价环节。评价环节是合作探究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五)总结与反思。在每次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合作探究活动。
五、结论
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和总结反思等路径,可以有效地实施合作探究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合理分组、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引导、重视评价和总结反思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梅,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年。
【关键词】 合作探究法;小学数学;实践应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合作探究法正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数学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将围绕合作探究法的理论基础、应遵循的原则、实践的应用路径以及教学注意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合作探究法实践应用的理论基础
合作探究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合作探究法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建构数学知识体系。
(二)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合作探究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合作探究法实践应用应遵循的原则
在实践应用合作探究法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合作探究法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合作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合作性原则。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探究性原则。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等方式,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
(四)层次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合作探究任务,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合作探究法实践的应用路径与教学实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装修房间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房间的面积,从而引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例如,在装修房间的情境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要给房间铺地砖,那么需要知道房间的面积。你们能根据已知的长和宽,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吗?”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合作探究的状态。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机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例如,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用不同方法计算房间的面积,并比较哪种方法更为简便。有的小组可能会采用数格子的方法,有的小组可能会采用直接相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展示成果,互相评价
在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接受其他小组的评价和建议。这个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让他们从其他小组的展示中获得新的启示和思考。
例如,在展示成果环节中,每个小组可以派出一名代表来汇报自己的计算结果和方法。其他小组可以对该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和建议,如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表达是否清晰等。通过互相评价,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反思,巩固提升
在展示成果和评价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同时,通过巩固练习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个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将合作探究的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在总结反思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在计算长方形面积时,我们采用了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最为简便?为什么?”通过这(下转第65页)(上接第66页)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
四、合作探究法实践应用的教学注意
在实践应用合作探究法时,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和性格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够有效开展合作探究活动。
(二)精心设计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探究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动力。
(三)适时引导。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究。
(四)重视评价环节。评价环节是合作探究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五)总结与反思。在每次小组合作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问题并寻求改进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合作探究活动。
五、结论
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应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和总结反思等路径,可以有效地实施合作探究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合理分组、精心设计问题、适时引导、重视评价和总结反思等方面的问题。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梅,合作探究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