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
【作者】 刘 宇
【机构】 四川省蓬安中学校
【正文】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本文旨在探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通过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一、引言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二)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构建历史框架,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发展脉络。
(三)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真伪,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作为一种人文性的学科,蕴含着生动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营造历史情境,重现历史时代,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开展历史学习的有效动机,只有具备兴趣,才能让学生投入历史学习,也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核心素养教学,从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需要从具体的历史课程出发,对历史教材做深入的研究,根据历史核心素养的五要素要求,做好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重现历史,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作为历史教师,也需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比较适合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教学互动、情感谢发等,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譬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纪录片片段或图片资料,让学生能代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更好地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也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的没落与屈辱,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与家国情怀素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唯物史观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效果甚微。在教学改革中,倡导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中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采用?问题引导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的王朝兴衰时,可以提出“王朝兴衰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王朝兴衰中是如何体现的?”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即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鸦片战争时,可以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化,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时空观念
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强化时空观念。比如采用历史地图教学,历史地图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范围以及历史发展的脉络。例如,在讲解世界史中的新航路开辟时,可以通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采用时间轴教学。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构建历史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制作时间轴,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的朝代更替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时间轴,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认识。
(四)加强史料教学,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史料,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史料。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运用史料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收集和整理史料的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辨别史料的真伪,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史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运用可信的史料论证历史观点。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史料中对抗日战争的描述,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论证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中教师精心使之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例如,在讲解世界史中的工业革命时,可以提出“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等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历史小论文写作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史料进行论证,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六)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的岳飞、文天祥等人物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忠君爱国思想和民族大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素材。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抗日战争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四、结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史料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生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1〔42):147.
[2]刘喜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的作用[]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9):89-92.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探究
一、引言
在当今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独特的价值。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二)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有助于学生构建历史框架,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和发展脉络。
(三)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让学生学会辨别史料的真伪,运用史料论证历史观点。
(四)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重现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作为一种人文性的学科,蕴含着生动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来营造历史情境,重现历史时代,由此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开展历史学习的有效动机,只有具备兴趣,才能让学生投入历史学习,也才能让教师更好地开展核心素养教学,从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需要从具体的历史课程出发,对历史教材做深入的研究,根据历史核心素养的五要素要求,做好情境的创设,这样才能更好地重现历史,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征。情境创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作为历史教师,也需要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比较适合的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法、教学互动、情感谢发等,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譬如,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鸦片战争的纪录片片段或图片资料,让学生能代入当时的历史情境中,更好地认识到鸦片战争爆发的深层原因,也能体会到当时中国的没落与屈辱,产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由此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与家国情怀素养。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唯物史观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效果甚微。在教学改革中,倡导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中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首先采用?问题引导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和现象。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的王朝兴衰时,可以提出“王朝兴衰的原因是什么?”“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在王朝兴衰中是如何体现的?”等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即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分析。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鸦片战争时,可以让学生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影响以及中国在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化,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三)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时空观念
在改革传统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强化时空观念。比如采用历史地图教学,历史地图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历史地图,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范围以及历史发展的脉络。例如,在讲解世界史中的新航路开辟时,可以通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采用时间轴教学。时间轴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构建历史框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制作时间轴,将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的朝代更替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的时间轴,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认识。
(四)加强史料教学,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和整理史料,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渠道,收集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史料。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史料进行整理和分类,以便更好地运用史料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收集和整理史料的同时,教师要教会学生辨别史料的真伪,分析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史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运用可信的史料论证历史观点。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可以让学生分析不同史料中对抗日战争的描述,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论证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教学中教师精心使之具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探究。例如,在讲解世界史中的工业革命时,可以提出“工业革命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等问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历史小论文写作的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研究和写作。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史料进行论证,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提高历史解释能力。
(六)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许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历史人物,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中的岳飞、文天祥等人物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忠君爱国思想和民族大义,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素材。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中的抗日战争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四、结论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史料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汪生术.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1〔42):147.
[2]刘喜友.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培养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学中的作用[]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9):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