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作者】 楼珍珍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岩头镇中心小学
【正文】 【摘 要】 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创造性被大大压抑的现象屡见不鲜。在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作为数学教师应该思考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方式将成为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本文从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合理开发教材、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创设情境、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意味着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以促进学生创设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核心,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萌发对数学的兴趣,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下面就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谈谈体会。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以激发探究欲望
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而产生疑问是引起思考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起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问题的思维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探究欲望的强弱。
二、教给方法,授之以渔,以培养创新意识
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探索得到的知识最深刻、最难忘。”自主的经历探究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小学生的认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加强探究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种探究方法:
1、观察中探究
科学研究始于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才可能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放映事物。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事例,探究规律,归纳规律,从中获取知识。
2、在操作中探究
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前人的知识遗产,更多的是掌握了动手做的方法,提高了做的能力,同时获得了做的情感体验,这是最宝贵的,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终身受益的法宝。正如我国的教育先驱者陶行知所说的“手脑合用,学做为一”。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3、在游戏中探究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玩的最主要的诠释方式。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对“游戏”经过专门的研究:从心理角度、学习角度,认知动力角度等各抒己见,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儿童的游戏与儿童的认知结构有关,与社会强调学习行为有关,与儿童需要满足身体上的愉快有关。数学游戏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数学游戏能促进孩子的创造欲望;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置游戏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精神的愉悦之外,还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三、开发教材,分层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让不同的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得到新的提高,我们应该精心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使学生在练习复习时既巩固了新知,又有新的收获。例如:在学习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学生能够轻松的根据公式求出表面积和体积,但我认为这还不够。因为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正是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好机会。所以在学完之后,我精心设计了一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尝试着解决如何让学生在练习课中体现自主探索,并且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内涵。
四、利用资源,鼓励实践,以与生活相联系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实施,而且绝不局限于课堂,应将它延伸到课外,校外,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进入家庭,走向社会。我现在教的五年级教材是人教版的旧教材,在课本中也增加了综合实践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及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方式。虽然在这册教材中只占两三个课时,但作为教师决不能忽视甚至省略它,这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探究形式,就可以积极去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积极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将会使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们在探究学习中会变得更加喜爱数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聂艳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教育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 创设情境、创新意识;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意味着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以促进学生创设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为核心,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萌发对数学的兴趣,在交流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下面就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尝试谈谈体会。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以激发探究欲望
没有问题,就无从“探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意思是说有了问题才会思考,而产生疑问是引起思考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也就不会深入地思考,那么学习就只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化成一连串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起对数学知识的强烈探究欲望,学生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才有动力。问题的思维含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探究欲望的强弱。
二、教给方法,授之以渔,以培养创新意识
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教学的生命线,探索得到的知识最深刻、最难忘。”自主的经历探究过程,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小学生的认识和技能还很稚嫩,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加强探究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学会以下几种探究方法:
1、观察中探究
科学研究始于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才可能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放映事物。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大量的事例,探究规律,归纳规律,从中获取知识。
2、在操作中探究
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前人的知识遗产,更多的是掌握了动手做的方法,提高了做的能力,同时获得了做的情感体验,这是最宝贵的,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终身受益的法宝。正如我国的教育先驱者陶行知所说的“手脑合用,学做为一”。因此,数学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的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3、在游戏中探究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是孩子们玩的最主要的诠释方式。历史上,许多学者都对“游戏”经过专门的研究:从心理角度、学习角度,认知动力角度等各抒己见,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儿童的游戏与儿童的认知结构有关,与社会强调学习行为有关,与儿童需要满足身体上的愉快有关。数学游戏有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数学游戏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数学游戏能促进孩子的创造欲望;数学游戏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设置游戏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除了感受到精神的愉悦之外,还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三、开发教材,分层教学,以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让不同的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得到新的提高,我们应该精心研究教材,深刻理解教材,使学生在练习复习时既巩固了新知,又有新的收获。例如:在学习完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后,学生能够轻松的根据公式求出表面积和体积,但我认为这还不够。因为这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正是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大好机会。所以在学完之后,我精心设计了一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练习课,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这节课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尝试着解决如何让学生在练习课中体现自主探索,并且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内涵。
四、利用资源,鼓励实践,以与生活相联系
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实施,而且绝不局限于课堂,应将它延伸到课外,校外,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进入家庭,走向社会。我现在教的五年级教材是人教版的旧教材,在课本中也增加了综合实践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内容及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方式。虽然在这册教材中只占两三个课时,但作为教师决不能忽视甚至省略它,这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形式,只要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探究形式,就可以积极去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积极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会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将会使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们在探究学习中会变得更加喜爱数学,从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聂艳军,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国教育学刊》
[2]张崇善,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教育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