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刍议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作者】 谱娃杰

【机构】 青海省同德县第一民族中学



【正文】  【摘 要】 教育改革要求应当在教育中加入技术教育。当前形势下,我国对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小学、初中都开设了劳动技术课程,并通过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式创新。在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也必须要通过进一步的指导好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程进行研究和思考,以课程设计及实验实践等方式,搞好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和勇于提高、敢于创新等能力培养。
  【关键词】 劳动技术;策略探讨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要求我们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重点学科之一,社会的不断发展,使这一代初中生赶上了祖国繁荣昌盛的时代,与过去从事原始简单的体力劳动相比,现代社会对劳动教育有了新的定义,它要求学生掌握生产技术以提高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新时期的劳动教育主要是给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基本的劳动技能。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技课是一门以实践为主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课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劳技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知识的学习、技术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改革课堂教学,通过利用学生的求趣、求疑、求新和求动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乐学好学。
  二、分析学生学习成果和态度的变化
  分析学生学习成果和态度的变化是评估劳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效果的重要方面。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评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程度。例如,可以比较学生在接受劳动教育前后在信息技术实验或项目制作中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和创新能力有所提升,可以认为劳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分析学生的态度变化也是评估劳动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效果的关键。学生的态度和动机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通过观察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变化,可以评估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程度。
  三、建立积极自主的活力课堂
  一方面,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结合实际情况,引入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更加熟悉知识载体,进而提升求知欲,快乐地进行学习,优化整体思维。例如在课堂中教授编花篮知识的时候,教学过程是教师做示范,再编制花篮,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制作花篮。实际教学前,教师先为学生展示图片让其赏析,然后提出问题:“花篮是如何编织的?你想使用哪些编织方法?”让学生在较高的兴趣中建立动手的心理倾向。此时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引导,传授有关知识技巧,自然帮助学生动手操作。在整个教学中,教师一直认真观察学生的变化,并对有创新想法的学生进行鼓励,在表扬的同时客观地提出不足。学生编制完花篮之后,看到自己与众不同的作品之后,会产生很强的成就感。所以,好的情境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愉悦的心境中提升积极性,乐于学习。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促进师生合作。课堂教学作为一门沟通的艺术,教师在此一定要具有真挚的情感,通过眼神与身体语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的好坏实际上与师生关系息息相关,若师生关系协调,对学生性格品质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四、小组互相评价促进教学有效发展
  在劳动技术课程中展开小组合作操作学习,不但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完成必须要完成的操作流程,同时还要在操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操作过程有哪些错误,其他的组员有哪些值得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因此评价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不但需要学生之间展开评价,同时还需要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首先要进行的是组内评价,因为在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会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最清楚本组哪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最高,哪位同学的学习效率最高,以及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不足,从而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有效的反馈。最后课程结束时,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活动进行一次总的评价。教师的总评价是从自己的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一次比较深刻的反馈,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不能发现的问题,在问题解决方式的探索中,学生和教师之间还可以展开友好的交流与沟通。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收尾工作,也是教学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一次深刻反馈。在评价的过程中,注重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从学生自评延伸到教师评价,在评价中突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具有意义的解决。
  五、树立起创新型的教育理念及方式
  劳动技术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规定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育教学的理念及观念,对符合现代教学的新的教育理念和形式进行认真的研究,树立一种大时代的教育理念,真正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对此,教师就要彻底的抛弃以往的教育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树立和谐、民主和沟通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真正的成为一名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管理者,用创造性的思维、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初中的劳动技术课程的合理开展可以帮助学生发展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劳动方式,促进学生的更广泛的发展。为了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积极改变传统的认知,对课程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探究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在教学中,要坚持课程改革,不断掌握创新的教学方法,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劳动技能、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角度继承和创新民族技艺。
  参考文献:
  [1]卞毓钧.谈初中劳动技术教学“生活化”[J].文教资料,2018(15):231-232.
  [2]姜国园.初中劳动技术教学的生活化[J].当代教研论丛,2017(0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