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差班”变“好班”五个有效策略探析

【作者】 张腊凤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肖湾街道办事处中心学校



【正文】  在教育教学的征程中,接手一个所谓的“差班”常常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
  但只要运用正确的策略,“差班”也能华丽转身变为“好班”。以下便是5个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抓文明礼仪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文明礼仪是班级风貌的外在体现。
  从日常的问候语开始规范,让学生们养成主动向师长问好、同学之间友善交流的习惯。
  在班级内开展文明礼仪主题班会,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礼仪的内涵与重要性。
  设置文明礼仪监督岗,对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与评价,每周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并予以表彰。
  如此一来,班级内便能逐渐形成文明有礼、和谐融洽的良好氛围,为班级形象的重塑奠定坚实基础。
  二、抓学习习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业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培养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教导他们依据课程表与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预习、复习以及作业时间。
  重视课堂专注度的提升,通过课堂互动、小组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倡导课后总结反思,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本,定期回顾错题,分析原因,总结解题方法与思路。
  当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班级中蔚然成风,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自然会逐步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愈发浓厚。
  三、抓班风班纪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班纪是班级有序运行的保障。
  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规章制度,明确考勤、课堂纪律、作业要求、奖惩措施等细则,让学生们参与规则的制定,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与自我约束能力。
  在纪律执行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对违纪行为及时处理,同时对遵守纪律的学生予以表扬。
  定期组织班级纪律整顿活动,针对近期出现的纪律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与教育。
  良好的班风班纪一旦形成,班级便会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高效而有序地运行。
  四、抓“刺头学生”
  “浇树浇根,育人育心。”所谓的“刺头学生”往往是班级管理中的难点与重点。
  深入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内心需求,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根源。
  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尊重与信任为基石,通过谈心交流、个别辅导等方式,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并逐步改正。
  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挖掘其闪光点,让他们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当这些“刺头学生”发生转变,班级的整体管理将更加顺畅,也能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向上。
  五、抓路队管理
  路队管理看似微不足道,实则关乎班级的整体形象与纪律意识。
  规范学生的路队集合流程,要求迅速、安静、整齐。
  设定路队口号,在行进过程中喊出响亮的口号,既能振奋精神,又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辨识度。
  安排路队长负责路队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对路队表现进行记录与反馈。
  整齐有序的路队不仅展示了班级的良好风貌,还能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与团队协作精神。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让“差班”变好班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运用这五个策略,用心去浇灌,用爱去培育,用智慧去引领。
  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差班”定能逆袭成为令人称赞的“好班”,成为我们心中期待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