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视、听、嗅、味、触”五感写作法
【作者】 崔丽娟
【机构】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中心小学
【正文】 “五感写作法”,源于古人对世界的细致观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感官来描绘世界,使文字更加生动、立体。
写作如同一场精彩纷呈的探险,而“五感写作法”则是你手中的神奇罗盘,引领你深入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用细腻的文字传递给读者,为你打开文学创作的大门。
一、视觉写作法:视觉为首,细绘万物之形
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对事物外形、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的描写,能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写作方法:
1.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视觉描写的生动性。
2. 注意观察细节,比如物体的纹理、光泽、阴影等。
技巧:
1. 选择独特的视角进行描写,如仰视、俯视、特写等。
2. 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地描写,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注意事项:
1. 避免堆砌形容词,要简洁准确地传达视觉信息。
2. 注意与其他感官描写相融合,避免单一。
举例:
夕阳如一个巨大的火球,慢慢西沉,天边被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晚霞如同仙女手中的彩绸,飘逸而绚烂,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一起。远处的山峦在余晖的映照下,轮廓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位巨人沉睡的身影。
视觉的魔力
1.色彩渲染:色彩是视觉的直观表现,通过描绘事物的色彩,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如:“夏日的傍晚,天空被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橙红,仿佛少女的脸颊,带着羞涩与温柔。”
2.形状描绘:事物的形状各异,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尖锐凌厉。在文字中勾勒出形状,可以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如:“那一朵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又像羊群般悠闲地漫步在天空。”
二、听觉写作法:听觉为辅,摹声传情。
声音能够营造氛围,传递情感,使读者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作方法:
1. 直接描写声音,如“哗哗”“滴答滴答”。
2. 用拟声词模拟声音,如“叽叽喳喳”“噼里啪啦”。
技巧:
1. 运用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受,如“那悠扬的笛声,仿佛一缕轻柔的春风,拂过我的心田”。
2. 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情节的发展。
注意事项:
1. 声音描写要符合场景和人物的特点。
2. 不要过度描写声音,以免影响文章的节奏。
举例:
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叽叽喳喳”,仿佛在唤醒沉睡的世界。微风拂过树林,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如泣如诉,让人陶醉其中。
听觉的韵律
1.声音模拟:通过模拟事物的声音,可以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独特的韵律。如:“雨滴落在窗台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仿佛是时间的脚步,不急不缓。”
2.声音对比: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声音,可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如:“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如潮水般汹涌,后者则如清泉般流淌。”
三、嗅觉写作法:嗅觉入微,品味生活之香
嗅觉能够唤起记忆,引发情感共鸣。
写作方法:
1. 描述具体的气味,如花香、果香、饭菜香等。
2. 用形容词修饰气味,如“芬芳的”“刺鼻的”“清新的”。
技巧:
1. 将嗅觉与情感联系起来,如“那熟悉的饭菜香,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 运用对比,突出某种气味的独特。
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生僻的气味描述。
2. 注意气味的变化和层次。
举例:
走进花园,一阵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那是玫瑰的芬芳,混合着茉莉的清香,让人陶醉不已。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气,有红烧肉的醇厚,有青菜的清新,让人垂涎欲滴。
嗅觉的芬芳
1.气味描绘:气味是嗅觉的直观感受,通过描绘事物的气味,可以唤起读者内心的情感。如:“春天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不禁想起那青涩的初恋时光。”
2.气味联想:通过气味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情感,可以使文字更加富有诗意。如:“那杯热茶的香气,让我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的温暖。”
四、味觉写作法:味觉添彩,品味人生之味
味觉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味道”。
写作方法:
1. 直接描述味道,如“甜”“酸”“苦”“辣”。
2. 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形容味道,如“这道菜辣得像一团火在舌尖上燃烧”。
技巧:
1. 结合口感进行描写,如“软糯”“酥脆”“滑嫩”。
2. 从味觉的变化中体现人物的心情。
注意事项:
1. 味觉描写要准确,避免模糊不清。
2. 不要过于繁琐,简洁地传达关键感受。
举例:
咬一口熟透的草莓,甜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仿佛是春天的甘露。那碗酸辣粉,酸得让人开胃,辣得让人过瘾,每一口都充满了刺激和满足。
味觉的甘甜
1.味觉体验:通过描绘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可以让读者仿佛品尝到了美食的甘甜。如:“那盘红烧肉的口感醇厚,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2.味觉情感:食物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能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如:“儿时的糖葫芦,甜中带着一丝酸涩,那是童年的味道,也是成长的滋味。”
五、触觉写作法:触觉生情,感受世界之温
触觉能够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事物的质地和温度。
写作方法:
1. 描写物体的质地,如“柔软”“坚硬”“光滑”“粗糙”。
2. 描述温度的感觉,如“冰冷”“炎热”“温暖”。
技巧:
1. 运用对比和夸张,突出触觉的感受,如“寒风像刀割一样刮在脸上”。
2. 从触觉的变化推动情节发展。
注意事项:
1. 触觉描写要具体可感,避免空洞。
2. 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使其自然流畅。
举例: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脸上,冰冷刺骨,瞬间融化成水滴。抚摸着柔软的丝绸,那顺滑的触感仿佛是流水从指尖滑过。
触觉的温柔
1.触感描绘:通过描绘事物的触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那独特的质感。如:“那片柔软的草地,像一张绿色的地毯,踩上去舒适极了。”
2.触感联想:通过触感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情感,可以使文字更加深入人心。如:“那枚戒指的冰凉触感,让我想起了那个寒冷的夜晚和我们的誓言。”
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写作法
在写作中,不要孤立地使用的某一种感官描写,而是要将多种感官融合在一起,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
写作方法:
1. 在一段描写中同时涉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以一种感官为主,其他感官为辅,相互映衬。
技巧:
1. 注意感官描写的顺序和逻辑,使其合理自然。
2. 巧妙地转换感官,避免生硬。
注意事项:
1. 不要为了凑数而强行添加感官描写,要贴合文章的主题和氛围。
2. 保持描写的协调性,避免感官之间的冲突。
举例:
走进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耳边传来蜜蜂“嗡嗡”的忙碌声,空气中弥漫着水果的甜香。伸手摘下一个苹果,光滑的果皮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咬上一口,清脆的声音响起,甜甜的汁液充满口腔,那冰凉、甘甜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七、调动读者的感官联想写作法
通过巧妙的描写,引导读者调动自己的感官经验,产生共鸣。
写作方法:
1. 运用常见的、容易引起共鸣的感官元素。
2. 创造具有感染力的情境,激发读者的联想。
技巧:
1. 从读者熟悉的场景入手,逐渐深入。
2. 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触动读者的心灵。
注意事项:
1. 要了解读者的背景和心理,使联想更具普遍性。
2. 避免过于个性化或小众的感官体验。
举例:
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中。那熟悉的蝉鸣声,总是能勾起童年的回忆,想起在树荫下乘凉的惬意时光。喝一口冰镇的汽水,气泡在舌尖上跳跃,瞬间驱散了暑气,带来了一丝清凉。
八、用感官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写作法
通过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官感受,展现其性格、心情和状态。
写作方法:
1. 描写人物对环境的感官反应。
2. 从感官角度刻画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技巧:
1. 结合人物的背景和经历,使感官描写更具个性化。
2. 利用感官描写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注意事项:
1. 人物的感官描写要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特点。
2. 不要让感官描写过于突兀,要融入情节之中。
举例:
他紧张地走进考场,只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他的手触碰到纸张,感觉那纸张仿佛有千斤重。耳边传来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声音,让他更加心慌意乱。
九、用感官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写作法
让感官描写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或催化剂。
写作方法:
1. 以某种特殊的感官感受引出新的情节。
2. 通过感官的变化推动情节的转折。
技巧:
1. 营造紧张、悬疑的氛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让感官描写与人物的行动和决策相互影响。
注意事项:
1. 感官描写要与情节紧密结合,不能脱节。
2. 控制好感官描写的篇幅,避免喧宾夺主。
举例: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心中涌起一阵不祥的预感。脚下的地面变得潮湿而泥泞,她的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就在这时,一阵冷风从身后吹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加快了脚步。
十、用感官描写营造氛围和意境写作法
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方法: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感官元素来突出氛围。
2.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化意境。
技巧:
1. 运用色彩、声音、气味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强烈的氛围感。
2. 借助自然景物的感官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
注意事项:
1. 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来选择合适的氛围和意境。
2. 避免过于刻意地营造,要自然流畅。
举例:
深秋的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寂静的小路上。落叶随着秋风“簌簌”作响,带着一丝凄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让人感到丝丝寒意。在这朦胧的月色中,他孤独地走着,心中充满了惆怅。
十一、感官描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写作法
写作方法:
1. 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描写。
2. 参考相关的资料和研究,确保描写的准确性。
技巧:
1. 运用细节增强真实感,如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2. 从多个角度验证感官描写的合理性。
注意事项:
1. 不要凭空想象或夸大感官体验。
2.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要进行充分的调研。
举例:
当我第一次登上泰山,亲身感受到那陡峭的山路和稀薄的空气,才真正理解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山上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我的脸生疼,每走一步都觉得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十二、不断练习和提高感官描写能力写作法
写作方法:
1. 定期进行专项练习,如针对某一种感官进行描写。
2. 多阅读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人的感官描写技巧。
技巧:
1.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批评和建议。
2. 尝试用不同的风格和体裁进行感官描写。
注意事项:
1. 保持耐心和恒心,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积累。
2. 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断探索新的感官描写方式。
举例:
每天坚持写一篇关于自然景物的短文,着重描写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感受。阅读经典名著,分析其中的感官描写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写作如同一场精彩纷呈的探险,而“五感写作法”则是你手中的神奇罗盘,引领你深入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用细腻的文字传递给读者,为你打开文学创作的大门。
一、视觉写作法:视觉为首,细绘万物之形
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对事物外形、颜色、大小、质地等方面的描写,能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画面。
写作方法:
1.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视觉描写的生动性。
2. 注意观察细节,比如物体的纹理、光泽、阴影等。
技巧:
1. 选择独特的视角进行描写,如仰视、俯视、特写等。
2. 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地描写,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注意事项:
1. 避免堆砌形容词,要简洁准确地传达视觉信息。
2. 注意与其他感官描写相融合,避免单一。
举例:
夕阳如一个巨大的火球,慢慢西沉,天边被染成一片绚丽的橙红色。晚霞如同仙女手中的彩绸,飘逸而绚烂,丝丝缕缕地交织在一起。远处的山峦在余晖的映照下,轮廓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一位巨人沉睡的身影。
视觉的魔力
1.色彩渲染:色彩是视觉的直观表现,通过描绘事物的色彩,可以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如:“夏日的傍晚,天空被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橙红,仿佛少女的脸颊,带着羞涩与温柔。”
2.形状描绘:事物的形状各异,有的圆润可爱,有的尖锐凌厉。在文字中勾勒出形状,可以使读者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如:“那一朵朵白云,像棉花糖一样柔软,又像羊群般悠闲地漫步在天空。”
二、听觉写作法:听觉为辅,摹声传情。
声音能够营造氛围,传递情感,使读者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写作方法:
1. 直接描写声音,如“哗哗”“滴答滴答”。
2. 用拟声词模拟声音,如“叽叽喳喳”“噼里啪啦”。
技巧:
1. 运用通感,将听觉转化为视觉、触觉等其他感受,如“那悠扬的笛声,仿佛一缕轻柔的春风,拂过我的心田”。
2. 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现情节的发展。
注意事项:
1. 声音描写要符合场景和人物的特点。
2. 不要过度描写声音,以免影响文章的节奏。
举例:
清晨,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叽叽喳喳”,仿佛在唤醒沉睡的世界。微风拂过树林,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笛声,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如泣如诉,让人陶醉其中。
听觉的韵律
1.声音模拟:通过模拟事物的声音,可以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独特的韵律。如:“雨滴落在窗台上,发出清脆的‘滴答’声,仿佛是时间的脚步,不急不缓。”
2.声音对比:通过对比不同事物的声音,可以突出某一事物的特点。如:“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如潮水般汹涌,后者则如清泉般流淌。”
三、嗅觉写作法:嗅觉入微,品味生活之香
嗅觉能够唤起记忆,引发情感共鸣。
写作方法:
1. 描述具体的气味,如花香、果香、饭菜香等。
2. 用形容词修饰气味,如“芬芳的”“刺鼻的”“清新的”。
技巧:
1. 将嗅觉与情感联系起来,如“那熟悉的饭菜香,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2. 运用对比,突出某种气味的独特。
注意事项:
1. 避免使用过于抽象或生僻的气味描述。
2. 注意气味的变化和层次。
举例:
走进花园,一阵浓郁的花香扑面而来,那是玫瑰的芬芳,混合着茉莉的清香,让人陶醉不已。厨房里飘来了饭菜的香气,有红烧肉的醇厚,有青菜的清新,让人垂涎欲滴。
嗅觉的芬芳
1.气味描绘:气味是嗅觉的直观感受,通过描绘事物的气味,可以唤起读者内心的情感。如:“春天的桃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让人不禁想起那青涩的初恋时光。”
2.气味联想:通过气味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情感,可以使文字更加富有诗意。如:“那杯热茶的香气,让我想起了远方的故乡和亲人的温暖。”
四、味觉写作法:味觉添彩,品味人生之味
味觉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文字的“味道”。
写作方法:
1. 直接描述味道,如“甜”“酸”“苦”“辣”。
2. 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形容味道,如“这道菜辣得像一团火在舌尖上燃烧”。
技巧:
1. 结合口感进行描写,如“软糯”“酥脆”“滑嫩”。
2. 从味觉的变化中体现人物的心情。
注意事项:
1. 味觉描写要准确,避免模糊不清。
2. 不要过于繁琐,简洁地传达关键感受。
举例:
咬一口熟透的草莓,甜甜的汁水在口中四溢,仿佛是春天的甘露。那碗酸辣粉,酸得让人开胃,辣得让人过瘾,每一口都充满了刺激和满足。
味觉的甘甜
1.味觉体验:通过描绘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可以让读者仿佛品尝到了美食的甘甜。如:“那盘红烧肉的口感醇厚,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让人回味无穷。”
2.味觉情感:食物不仅满足口腹之欲,更能引发内心的情感共鸣。如:“儿时的糖葫芦,甜中带着一丝酸涩,那是童年的味道,也是成长的滋味。”
五、触觉写作法:触觉生情,感受世界之温
触觉能够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事物的质地和温度。
写作方法:
1. 描写物体的质地,如“柔软”“坚硬”“光滑”“粗糙”。
2. 描述温度的感觉,如“冰冷”“炎热”“温暖”。
技巧:
1. 运用对比和夸张,突出触觉的感受,如“寒风像刀割一样刮在脸上”。
2. 从触觉的变化推动情节发展。
注意事项:
1. 触觉描写要具体可感,避免空洞。
2. 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使其自然流畅。
举例:
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落在脸上,冰冷刺骨,瞬间融化成水滴。抚摸着柔软的丝绸,那顺滑的触感仿佛是流水从指尖滑过。
触觉的温柔
1.触感描绘:通过描绘事物的触感,可以让读者感受到那独特的质感。如:“那片柔软的草地,像一张绿色的地毯,踩上去舒适极了。”
2.触感联想:通过触感联想到其他事物或情感,可以使文字更加深入人心。如:“那枚戒指的冰凉触感,让我想起了那个寒冷的夜晚和我们的誓言。”
六、综合运用多种感官写作法
在写作中,不要孤立地使用的某一种感官描写,而是要将多种感官融合在一起,使文章更加丰富生动。
写作方法:
1. 在一段描写中同时涉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2. 以一种感官为主,其他感官为辅,相互映衬。
技巧:
1. 注意感官描写的顺序和逻辑,使其合理自然。
2. 巧妙地转换感官,避免生硬。
注意事项:
1. 不要为了凑数而强行添加感官描写,要贴合文章的主题和氛围。
2. 保持描写的协调性,避免感官之间的冲突。
举例:
走进果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树红彤彤的苹果,宛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耳边传来蜜蜂“嗡嗡”的忙碌声,空气中弥漫着水果的甜香。伸手摘下一个苹果,光滑的果皮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咬上一口,清脆的声音响起,甜甜的汁液充满口腔,那冰凉、甘甜的滋味让人回味无穷。
七、调动读者的感官联想写作法
通过巧妙的描写,引导读者调动自己的感官经验,产生共鸣。
写作方法:
1. 运用常见的、容易引起共鸣的感官元素。
2. 创造具有感染力的情境,激发读者的联想。
技巧:
1. 从读者熟悉的场景入手,逐渐深入。
2. 用简洁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触动读者的心灵。
注意事项:
1. 要了解读者的背景和心理,使联想更具普遍性。
2. 避免过于个性化或小众的感官体验。
举例:
夏日的午后,阳光炽热地洒在大地上,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中。那熟悉的蝉鸣声,总是能勾起童年的回忆,想起在树荫下乘凉的惬意时光。喝一口冰镇的汽水,气泡在舌尖上跳跃,瞬间驱散了暑气,带来了一丝清凉。
八、用感官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写作法
通过人物对外部世界的感官感受,展现其性格、心情和状态。
写作方法:
1. 描写人物对环境的感官反应。
2. 从感官角度刻画人物的动作和神态。
技巧:
1. 结合人物的背景和经历,使感官描写更具个性化。
2. 利用感官描写的变化来反映人物的成长和转变。
注意事项:
1. 人物的感官描写要符合其身份和性格特点。
2. 不要让感官描写过于突兀,要融入情节之中。
举例:
他紧张地走进考场,只觉得周围的空气都变得凝重起来,呼吸也变得急促。试卷发下来的那一刻,他的手触碰到纸张,感觉那纸张仿佛有千斤重。耳边传来同学们奋笔疾书的声音,让他更加心慌意乱。
九、用感官描写推动情节发展写作法
让感官描写成为情节发展的线索或催化剂。
写作方法:
1. 以某种特殊的感官感受引出新的情节。
2. 通过感官的变化推动情节的转折。
技巧:
1. 营造紧张、悬疑的氛围,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 让感官描写与人物的行动和决策相互影响。
注意事项:
1. 感官描写要与情节紧密结合,不能脱节。
2. 控制好感官描写的篇幅,避免喧宾夺主。
举例: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突然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心中涌起一阵不祥的预感。脚下的地面变得潮湿而泥泞,她的脚步也变得沉重起来。就在这时,一阵冷风从身后吹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加快了脚步。
十、用感官描写营造氛围和意境写作法
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写作方法:
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感官元素来突出氛围。
2. 运用象征、隐喻等手法,深化意境。
技巧:
1. 运用色彩、声音、气味等元素的组合,营造出强烈的氛围感。
2. 借助自然景物的感官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
注意事项:
1. 要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来选择合适的氛围和意境。
2. 避免过于刻意地营造,要自然流畅。
举例:
深秋的夜晚,月色如水,洒在寂静的小路上。落叶随着秋风“簌簌”作响,带着一丝凄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雾气,让人感到丝丝寒意。在这朦胧的月色中,他孤独地走着,心中充满了惆怅。
十一、感官描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写作法
写作方法:
1. 基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进行描写。
2. 参考相关的资料和研究,确保描写的准确性。
技巧:
1. 运用细节增强真实感,如具体的时间、地点、环境等。
2. 从多个角度验证感官描写的合理性。
注意事项:
1. 不要凭空想象或夸大感官体验。
2. 对于不熟悉的事物,要进行充分的调研。
举例:
当我第一次登上泰山,亲身感受到那陡峭的山路和稀薄的空气,才真正理解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山上的风呼呼地吹着,吹得我的脸生疼,每走一步都觉得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十二、不断练习和提高感官描写能力写作法
写作方法:
1. 定期进行专项练习,如针对某一种感官进行描写。
2. 多阅读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人的感官描写技巧。
技巧:
1.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批评和建议。
2. 尝试用不同的风格和体裁进行感官描写。
注意事项:
1. 保持耐心和恒心,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时间和积累。
2. 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断探索新的感官描写方式。
举例:
每天坚持写一篇关于自然景物的短文,着重描写自己的视觉和听觉感受。阅读经典名著,分析其中的感官描写手法,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