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研究

【作者】 唐 琴

【机构】 四川省德昌县第五完全小学(方家小学)



【正文】  【摘 要】 从教育教学专业角度上讲,小学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是学生后续学习、未来成长的关键基石,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普遍缺乏自我控制力以及明辨是非能力,这导致其需要教师、班主任的引导与干预才能进行高效学习、完成目标任务。因此,班主任应透彻了解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综合水平,并以此为依据设定针对性有效学生管理方案、班级管理制度,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助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基于此,本文便围绕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展开如下探究。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班级管理;分析探究

  作为小学生学习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指导者,班主任对小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现阶段,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现代教育教学要求学生在轻松愉悦、优质高效的氛围下掌握知识内容、身心健康成长。这需要班主任革新管理思维、创新班级管理方式,坚持不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从而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应通过多元方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主动性,进而由师生共同打造严格高效、条理分明、健康愉悦的学习、成长环境,以助力小学生全面成长、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一、关心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小学生普遍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生活视野,其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极易受歪风邪气影响而误入歧途。这学校班主任对其进行及时干预、教导才可帮助其走上正途、健康成长。这一时期的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习习惯、逻辑思维养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着重注意小学生这些学习成长要素的教导指引及管理干预。
  调查研究表明,大部分小学生都对班主任持以敬畏心理。故此,为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班主任应进行合理情感教育,即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和谐沟通关系。首先,以情激情。具体来讲,班主任应给予学生全方位、多维度的包容与关爱,需要以自身真挚的情感来打造和谐有爱的班级管理氛围,让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能够自主、积极地构建与班主任的沟通桥梁。例如,班主任可时刻关注小学生的校内学习、生活表现,并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投以足够包容、关爱,教导其如何高效学习、解决学习难题,舒缓其心理压力,解决生活难题。进而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在爱的包围下学习成长,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茁壮成长;其次,宽严并济。教育与管理是有一定机制与限定的。虽然小学生犯错不可避免,班主任也应对犯错的学生加以宽和引导,但是过于柔和的管理教导会使小学生对管理制度、班主任的教导持以漠视轻慢态度。长此以往,班级班规将形同虚设。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尽管要时刻谨记以爱、包容之心去对待学生,但必要的严格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在小学生发生矛盾时冲突时,班主任首先需要对双方进行温和的理论教育,在其明确认知到自身错误后就需对其加以严格班规惩罚,以此宽严并济的方式才能确保班级的顺利发展,才能在教导小学生知道道理的同时,“记住教训”,这才是优质高效班级管理艺术的精华所在。
  二、培养优秀班干部,做好班主任帮手
  从本质上看,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小帮手,是班级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模块。因此,为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班主任应通过多元方式全面认知、掌握每个学生的综合水平,并挑选出学习、管理、纪律、卫生等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选择单科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课代表;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根据每个班干部的实际水平委以其合适的职责,并对其进行班级管理培训,以此促使其明确认知自身岗位职责,树立正确职责观念、打消班干部的优越感,以更好的管理班级、辅助班主任、服务同学;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可鼓励班干部总结自身管理经验、创新班级管理方式,以此切实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及效率;除此之外,班主任可设置奖惩机制、末位淘汰制,对综合管理水平较高的班干部予以奖励(书、本、笔、荣誉勋章等),对不能胜任职责的班干部予以重新挑选。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切实有效提高班干部的管理职能、管理质量,以班干部为小点带动整个班集体成为一个整体,以此提升班级凝聚力、打造和谐班级氛围,提升班级管理质量、助力学生学习成长。
  三、管理有的放矢,促进班级共同进步
  为从根本上有效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及效率,助力小学生全面发展成长,在进行班级管理时,班主任应做到有的放矢,即班主任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具体来讲,受成长环境、学习环境影响,小学生在逻辑思维、兴趣爱好、性格、智力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就应从小学生的家庭、课堂表现、课后表现、校内生活情况等层面入手,全面了解并掌握学生的综合情况、个人情况,进而以此为依据制定出科学合理且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教学方案、管理方案,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此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可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班级体活活动,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积极踊跃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进而促使每位学生都能体会到满足感、成就感,以促使小学生正视自我、肯定自我,在帮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助力其身心健康成长;除此之外,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成长发展需要制定出科学可行、有可观前景的发展目标,以促使学生在目标的牵引下努力学习、突破自我。班主任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班规班纪的制定过程中,以此强化班级凝聚力、强化班规班纪的公平公正性及约束力,进而以此打造优质高效、和谐良好班集体氛围、学习成长环境,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利条件。
  四、家校共育,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
  为助力小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发展,班主任除了要关爱学生成长、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选拔班干部,同时也要与学生家长构成良好沟通关系、搭建家校共育机制与桥梁,进而充分发挥教育合力、助力学生健康成长。追根溯源,如果说学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那么家庭便是学生习得生活经验、形成价值观念的关键场所,除了教师以外,家长也是学生的“老师”。因此,新时期,构建良好和谐家校共育机制是十分必要、切实可行的。班主任可借助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互通互联,也可借助网络沟通方式(微信群、钉钉、移动学习平台、教学软件等)与家长保持随时沟通,以便于学校与家长能够互相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综合情况,共同制定出科学合理且行之有效、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案、管理方案,以强化教学质量、管理质量;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发放宣传手册、上传班级管理日志(至家校沟通群)、小学生教育管理法则等方式帮助家长学习并提升自身家庭教育、家庭管理能力及效率,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家长构建和谐亲子关系、家庭氛围,让小学生在教育、管理、关怀、爱的充斥与包围下学习成长,从而切实有效提高班级学生管理质量,助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在整个班集体中占据重要主导地位,对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有着重要作用与深远影响。作为学生的“大家长”,班主任应通过多元方式开展班级管理活动,并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管理理念,促使小学生在良好和谐的班级氛围下、宽严并济的班级管理环境下掌握知识内容、习得生活经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及良好道德品格,以助力学生学习成长,培养其发展为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以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艺术效能价值,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长足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小明.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J]. 神州旬刊, 2019, (2):107-107.
  [2]贾小妹. 做一个小学优秀班主任的关键要素[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5):209-209.
  [3]徐红霞.以人为本,以情育人——小学班主任管理艺术探究[J].华夏教师,2019(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