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课堂因我而精彩,我因课堂而自信

【作者】 聂绪丽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思源实验学校



【正文】  【摘 要】 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生活着是美丽的,工作着是幸福的。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学生的进步,是我的快乐;学生的快乐,是我的幸福。本文立足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探讨如何构建充满活力与快乐的课堂。通过革新传统教学弊端,结合教材特点阐述打造快乐课堂的策略,注重教师角色转变、多样化教学方法运用、借助教材资源激发兴趣、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等,目的在于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立足教材;多元教学;优化策略

  走进学生心灵,追求诗意课堂,享受语文教育幸福,是我们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执着追求。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内容、科学的编排,为教学提供了优质有效的教育资源。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仍存在枯燥乏味、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创建快乐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已成为新理念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始于兴趣,终于坚持,成于热爱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心知肚明的大道理,但是,具体如何将其放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了。道理简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一辈子的书,写了一辈子的教案,真正能把教材能够运用自如,得心应手者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还是因循守旧,闭门造车,经常老生常谈,缺乏创新,不能随机应变,不敢大胆改革,继续穿新鞋走老路,不知道实施素质教育内涵,具体表现在: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因材施教,无法因人而异;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等。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辛苦,得不偿失,总是事倍功半,怨天尤人,怪这怪那,苦了学生,已苦了自己。最终一事无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其实,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一样,说一千道一万,兴趣是关键。没有兴趣的教学,总是那么的难以下咽,味同嚼蜡,要想学生学得有滋有味,我们必须善于启发诱导,创设新颖,打造智慧、灵动课堂,要学生动起来,要课堂活起来,要效率高起来,才能构建高效课堂、魅力课堂、超越课堂,实现提质增效,强化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小学生的语文技能,促使学生真正爱上语文,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成为国家和民族的栋梁!
  爱生如子,爱屋及鸟。教好小学语文,原因是多元化的。我们可以巧用教材,将教材教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身临其境,陶醉其间。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观潮》时,就巧用多媒体播放钱塘江大潮汹涌澎湃的视频,让我们这些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景象吸引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靓丽风景线,激情激趣,让小学生乐不思蜀。
  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方法是关键。生动的讲解,有利于学生思绪万千,精神奕奕。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课的《狐假虎威》时,就群情激昂地模仿狐狸和老虎的神态,会让学生如情入境、如痴如醉。
  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文以载道,文以化人。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本身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模范,如果语文教师用和蔼可亲的态度、辅之渊博的知识,说话出口成章、讲述条理清楚,学生当然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凡事能够为人师表,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标杆,与学生形影不离,亲如一家,学生岂能不爱语文学习!
  “课堂妙趣多,学习不寂寞”。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24课《司马光》时,本人没有一言堂老把式地逐词逐句讲解文言知识,而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充分让学生毛遂自荐,结合个人兴趣爱好,灵活机动地扮演司马光、扮演落水儿童和扮演其他小伙伴,在模仿人物的动作与神情中,轻松化解了故事内容和文言字词含义。真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构建充满情趣的课堂,让每一位同学都沉浸其中,才能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感悟语文学习的魅力,理解语文是生活的来源,学习语文,就是吸取生活的精髓,创造幸福的源泉
  二、践行新理念,注重实效性
  (一)转变教师角色,做课堂的引导者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高效课堂,教师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万花筒”时,我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再引导学生想一想记叙文的六要素,注重要把一件事写清楚,必须写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是所要描写的人物一定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才能起到突出人物性格品质,实现人物价值。引导学生立足教材,指导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目的,小学语文教师无论如何都要想方设法将阅读与写作合二为一,做到读写不分家,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做学习生活的主人。
  (二)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情境教学法:情为境生,境为情设。情境教学法是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一块绿洲。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受益无穷。如我们在饮食方面,不把盐放入菜里,岂能得到美味佳肴!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深刻感悟,比什么都好。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十八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我通过播放西沙群岛的一张张视频图片、展示美丽的风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中进一步领略西沙群岛的魅力,有效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像师生旅游一样,有意无意表情达意,其乐融融。
  2.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小学生的最爱,将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乐趣大增。如低段的识字教学,我经常设计“识字大闯关”游戏,将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认读、组词、造句等方式完成闯关任务。如此这般,游玩结合,既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又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可谓一举多得。
  3.演课本剧: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通过模仿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的《将相和》时,让学生分别扮演廉颇和蔺相如,进行实实在在的对话和情景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蔺相如的足智多谋和廉颇的英勇善战,深刻理解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人生哲理,对于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借助教材资源,拓展学生视野
  1.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元素:人教部编版教材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九课《端午粽》时,我向小学生介绍端午节的由来、习俗,让学生了解端午节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同时,让学生动手包粽子,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如此这般,让小学生通过小小的实践操作,感知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深邃、魅力。
  2.开展拓展阅读:我们学习的教材,仅仅是语文知识的冰山一角,要想放飞学生视野,就得注重延伸阅读教材。当且仅当,遇到一些经典的学习内容时,我们一定要学会根据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如我组织学习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草船借箭》后,就毫不犹豫地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和人物形象。通过拓展阅读,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打造和谐社会,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习,小学生才能轻装上阵,无忧无虑,放飞自我,提高素养。授课时,要以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质疑,学生才能学有所获。新课程理念就是要让学生敢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用我心,表我情。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问之道无他,关键在于灵活处理教材,智慧教活学生。
  总之,我的霸气无人敌,语文课堂我称帝,开展课堂教学要有“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执着理念、开拓精神。语文教学需要一种对教学的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着坚强后盾,才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意,马到成功,水到渠成。时刻反思教学的得失,注重教学实效,善于践行新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充满自信心,学会锐意进取,勇于披荆斩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总是对教材运用自如,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双赢。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努力打造更多充满活力与快乐的课堂,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在语文的天空中自由翱翔,才能减负增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晓山;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创新初探[J];中华少年;2022年11期;
  [2]彭张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3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