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灵动音符跃,欢乐课堂随
【作者】 黎文安
【机构】 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兴街镇岔河民族小学
【正文】 【摘 要】 享受音乐,感受美好,享受生活,乐在其中。一曲音乐,一段情,享受其中,其乐无穷。本文以人音版教材为研究对象,深入探索小学音乐教学中构建欢乐课堂的有效策略,目的是借助灵动的音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提升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通过详细剖析人音版教材特点,结合丰富的教学实例,从多元教学法运用、音乐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创作及教学评价优化等方面,阐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小学音乐;价值魅力;教学策略;欢乐课堂
音乐如诗,旋律如梦,享受其中,心旷神怡。音乐是心灵的慰藉,它用温柔的旋律,抚平世间所有的忧愁。新理念“灵动音符,欢乐课堂”的提出,目的是让音乐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人音版教材作为广泛应用的音乐教材,内容编排丰富科学,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富矿。借助人音版教材打造活力四溢、充满欢乐的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在音符的海洋中领略音乐美,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聆听的是音符,感受的是情感
1.1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聆听、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美。从欢快活泼的儿歌到悠扬抒情的古典音乐,从节奏强烈的民族音乐到动感时尚的流行音乐,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中,能够逐渐培养起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1.2促进情感表达与心理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且多变的时期,音乐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当学生演唱一首歌曲或演奏一段乐曲时,他们可以将内心的喜怒哀乐融入其中。欢快的音乐能让学生心情愉悦,舒缓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排解压力。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情感的释放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3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具有抽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在脑海中构建出各种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在音乐创作环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编写歌词、更新旋律。
1.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许多音乐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完成,如合唱、合奏等。在合唱中,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协调配合,才能唱出和谐美妙的声音;在合奏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者需要相互倾听、默契配合,才能呈现出完整的音乐作品。通过参与这些集体音乐活动,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成长意义。
二、音乐属于生活,生活创造音乐
2.1 音乐内容丰富多样
人音版教材广泛收纳古今中外各类音乐作品,构建起一个多元的音乐世界。在低年级阶段,像《数鸭子》这类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活泼,歌词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趣,易于传唱,能快速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教材逐渐引入经典作品,如《彩云追月》,其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还有西方的《命运交响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表达。
2.2 注重循序渐进
教材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编排内容。以识谱教学为例,初期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谱,将抽象的节奏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节奏感知。比如用不同长度的线条表示不同时长的音符,让学生通过观察线条长短来理解节奏的变化。随后,逐步引入简谱和五线谱知识,从简单的单音识读,到复杂的多声部乐谱学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稳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
2.3 强调民族音乐元素
教材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丰富的民族音乐内容。各地经典民歌,如婉转细腻的《茉莉花》、质朴豪放的《沂蒙山小调》等,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教材还涉及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形式,从戏曲的唱腔、念白到服饰、妆容,全方位展示戏曲艺术魅力,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妙策频施欢满堂,乐音常伴梦盈怀
3.1 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每堂音乐课的开场导语至关重要,巧妙的导入能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如我在组织学习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小动物唱歌》时,播放精心剪辑的动物叫声音频,有“嘎嘎嘎”的鸭子叫、“汪汪汪”的小狗叫等,让学生抢答猜出动物名称,由此自然地引入歌曲。这种直观有趣的导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够轻而易举地快速将学生带入音乐学习的情境。
3.2 引入故事,理解作品
许多音乐作品背后都蕴含动人故事,将其融入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我在组织学习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就先声情并茂地讲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从他在山坡上放牛时如何机智地与敌人周旋,到为了保护乡亲们勇敢牺牲,让学生深切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在学唱过程中,学生便能更投入情感,唱出歌曲的灵魂,同时也有效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3.3 游戏教学,动感十足
音乐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在节奏教学中,可开展“节奏接龙”游戏。教师先示范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如“X X | XX X |”,学生依次模仿并创编下一个节奏,不能重复。在传递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有的编出“X XX | XXXX |”,既锻炼了节奏感,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3.4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受学生青睐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打造逼真的音乐情境。如我在组织学习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北京喜讯到边寨》时,顺理成章地播放展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庆祝的高清视频,画面中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欢快地跳着舞,配上激昂的歌曲音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热闹的庆祝现场,深切感受歌曲的欢快与热烈,行之有效地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欢快心情。
3.5课堂布置与道具巧用
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布置课堂环境,合理运用道具,能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如我在组织学习《新疆好》时,将教室布置成充满新疆风情的场景,悬挂色彩斑斓的新疆挂毯,摆放手鼓、冬不拉等特色乐器。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就拿起手鼓为歌曲伴奏,感受新疆音乐独特的节奏韵律,体会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真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3.6鼓励学生参与创作,发挥音乐潜能
可以歌词创编:在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激发创造力。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为例,我引导学生围绕春天的元素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写道:“春雨敲响小鼓点,咚咚咚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通过歌词创编,学生不仅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可以乐曲创作:对于高年级学生,开展简单乐曲创作教学。有利于传授基本的创作知识,如旋律走向、节奏组合等。学生可借助简单的音乐软件,如Garage Band,或者用口琴、吉他等乐器辅助创作。学生尝试将内心的音乐灵感转化为具体的旋律,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3.7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多措并举,皆大欢喜。开展校内音乐活动,注重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音乐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六一音乐晚会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通过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同样,也可以安排校外音乐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音乐实践活动,如参观音乐厅、音乐博物馆,观看专业的音乐演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3.8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内容应全面,涵盖演唱演奏技能、音乐欣赏能力、创作表现及课堂参与度等。如我在评价学生对《月光曲》的学习时,不仅考查演唱的音准、节奏,还询问学生对作品中宁静、悠扬情感的理解,以及从音乐中联想到的画面,注重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
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激励中受益。坚持以鼓励为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评价时,先肯定学生的努力与优点,如“你的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演唱很有感情”,再提出建设性建议。学生自评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进步;互评时,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人人学有所获。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音乐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得上下求索,精益求精,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刻深入学生,做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有心人,才能将音乐教育做到马到成功,水到渠成,实现教学双赢,快乐教学,快乐人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依托人音版教材构建欢乐课堂,需要教师精准把握教材特色,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法,精心创设音乐情境,积极鼓励学生创作,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灵动的音符在课堂上欢快跳跃,使学生在欢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魅力,提升音乐素养,收获成长与快乐。持续的探索与实践,必将使小学音乐教学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培育出更多情感丰富、审美高雅、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3,(9);
[2]武会.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20,8(6)。
【关键词】 小学音乐;价值魅力;教学策略;欢乐课堂
音乐如诗,旋律如梦,享受其中,心旷神怡。音乐是心灵的慰藉,它用温柔的旋律,抚平世间所有的忧愁。新理念“灵动音符,欢乐课堂”的提出,目的是让音乐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人音版教材作为广泛应用的音乐教材,内容编排丰富科学,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富矿。借助人音版教材打造活力四溢、充满欢乐的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在音符的海洋中领略音乐美,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一、聆听的是音符,感受的是情感
1.1培养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通过聆听、欣赏各种音乐作品,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美。从欢快活泼的儿歌到悠扬抒情的古典音乐,从节奏强烈的民族音乐到动感时尚的流行音乐,学生在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中,能够逐渐培养起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
1.2促进情感表达与心理健康
小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且多变的时期,音乐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表达情感的重要渠道。当学生演唱一首歌曲或演奏一段乐曲时,他们可以将内心的喜怒哀乐融入其中。欢快的音乐能让学生心情愉悦,舒缓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排解压力。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这种情感的释放有助于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1.3提升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具有抽象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可以根据音乐的旋律、节奏在脑海中构建出各种生动的画面和场景;在音乐创作环节,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编写歌词、更新旋律。
1.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许多音乐活动都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完成,如合唱、合奏等。在合唱中,学生需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声部,与其他声部协调配合,才能唱出和谐美妙的声音;在合奏中,不同乐器的演奏者需要相互倾听、默契配合,才能呈现出完整的音乐作品。通过参与这些集体音乐活动,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积极的成长意义。
二、音乐属于生活,生活创造音乐
2.1 音乐内容丰富多样
人音版教材广泛收纳古今中外各类音乐作品,构建起一个多元的音乐世界。在低年级阶段,像《数鸭子》这类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活泼,歌词贴近儿童生活,充满童趣,易于传唱,能快速吸引孩子注意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随着年级升高,教材逐渐引入经典作品,如《彩云追月》,其旋律优美,富有民族特色,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韵味;还有西方的《命运交响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深刻的内涵,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表达。
2.2 注重循序渐进
教材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编排内容。以识谱教学为例,初期通过形象直观的图形谱,将抽象的节奏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形,帮助学生建立节奏感知。比如用不同长度的线条表示不同时长的音符,让学生通过观察线条长短来理解节奏的变化。随后,逐步引入简谱和五线谱知识,从简单的单音识读,到复杂的多声部乐谱学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降低学习难度,使学生能稳步掌握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
2.3 强调民族音乐元素
教材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融入丰富的民族音乐内容。各地经典民歌,如婉转细腻的《茉莉花》、质朴豪放的《沂蒙山小调》等,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深入了解不同地域的音乐风格和文化特色,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教材还涉及京剧、越剧等多种戏曲形式,从戏曲的唱腔、念白到服饰、妆容,全方位展示戏曲艺术魅力,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三、妙策频施欢满堂,乐音常伴梦盈怀
3.1 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每堂音乐课的开场导语至关重要,巧妙的导入能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如我在组织学习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小动物唱歌》时,播放精心剪辑的动物叫声音频,有“嘎嘎嘎”的鸭子叫、“汪汪汪”的小狗叫等,让学生抢答猜出动物名称,由此自然地引入歌曲。这种直观有趣的导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能够轻而易举地快速将学生带入音乐学习的情境。
3.2 引入故事,理解作品
许多音乐作品背后都蕴含动人故事,将其融入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如我在组织学习人音版四年级上册《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就先声情并茂地讲述王二小的英雄事迹,从他在山坡上放牛时如何机智地与敌人周旋,到为了保护乡亲们勇敢牺牲,让学生深切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英雄的敬仰。在学唱过程中,学生便能更投入情感,唱出歌曲的灵魂,同时也有效地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3.3 游戏教学,动感十足
音乐游戏是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寓教于乐的有效手段。在节奏教学中,可开展“节奏接龙”游戏。教师先示范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如“X X | XX X |”,学生依次模仿并创编下一个节奏,不能重复。在传递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有的编出“X XX | XXXX |”,既锻炼了节奏感,又培养了创新能力。
3.4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受学生青睐
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打造逼真的音乐情境。如我在组织学习人音版六年级上册《北京喜讯到边寨》时,顺理成章地播放展现少数民族载歌载舞庆祝的高清视频,画面中人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饰,欢快地跳着舞,配上激昂的歌曲音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热闹的庆祝现场,深切感受歌曲的欢快与热烈,行之有效地体会少数民族人民的欢快心情。
3.5课堂布置与道具巧用
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布置课堂环境,合理运用道具,能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如我在组织学习《新疆好》时,将教室布置成充满新疆风情的场景,悬挂色彩斑斓的新疆挂毯,摆放手鼓、冬不拉等特色乐器。学生在学唱歌曲时,就拿起手鼓为歌曲伴奏,感受新疆音乐独特的节奏韵律,体会其浓郁的民族风格。真是教得轻松,学得愉快。
3.6鼓励学生参与创作,发挥音乐潜能
可以歌词创编:在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后,引导学生进行歌词创编,激发创造力。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春天举行音乐会》为例,我引导学生围绕春天的元素展开想象,有的学生写道:“春雨敲响小鼓点,咚咚咚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天。通过歌词创编,学生不仅加深对歌曲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
可以乐曲创作:对于高年级学生,开展简单乐曲创作教学。有利于传授基本的创作知识,如旋律走向、节奏组合等。学生可借助简单的音乐软件,如Garage Band,或者用口琴、吉他等乐器辅助创作。学生尝试将内心的音乐灵感转化为具体的旋律,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3.7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
多措并举,皆大欢喜。开展校内音乐活动,注重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内音乐活动,如校园歌手大赛、合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六一音乐晚会等。这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艺术修养。同时,通过参与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同样,也可以安排校外音乐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校外音乐实践活动,如参观音乐厅、音乐博物馆,观看专业的音乐演出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音乐的魅力,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音乐素养。
3.8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学评价内容应全面,涵盖演唱演奏技能、音乐欣赏能力、创作表现及课堂参与度等。如我在评价学生对《月光曲》的学习时,不仅考查演唱的音准、节奏,还询问学生对作品中宁静、悠扬情感的理解,以及从音乐中联想到的画面,注重全面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
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在激励中受益。坚持以鼓励为主,采用多元评价方式。评价时,先肯定学生的努力与优点,如“你的节奏感把握得很好,演唱很有感情”,再提出建设性建议。学生自评时,引导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进步;互评时,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人人学有所获。
总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小学音乐教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吾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就得上下求索,精益求精,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时刻深入学生,做小学生音乐学习的有心人,才能将音乐教育做到马到成功,水到渠成,实现教学双赢,快乐教学,快乐人生!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依托人音版教材构建欢乐课堂,需要教师精准把握教材特色,灵活运用多元教学法,精心创设音乐情境,积极鼓励学生创作,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让灵动的音符在课堂上欢快跳跃,使学生在欢乐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魅力,提升音乐素养,收获成长与快乐。持续的探索与实践,必将使小学音乐教学在学生成长中发挥更大作用,培育出更多情感丰富、审美高雅、富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明慧.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3,(9);
[2]武会.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探究[J].中国西部科技,20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