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初探
【作者】 李晓兰
【机构】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桃花中心校
数学教学设计就是教师依据学科和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学任务和教学对象,从而对教材进行再组织,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要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注重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抽取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一、找准起点,关注过程
要让学生通过40分钟的学习有所收获,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起点就是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有关学习的认知水平与态度。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因素,要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过程,首先就要了解教学的真正起点。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地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尝试成功的愉悦,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二、联系实际,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一方面,小学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解决问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结构为开放性结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三、关注信息,理解文本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数学课上,学生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投入课堂。学生除了与教师交往,还与同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对教材所承载信息的处理至少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要确认所给信息。第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以帮助儿童更好地学习数学。第二个阶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下面我们结合一个案例进行具体说明。
案例:“圆的面积公式”(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
教材信息描述:教材按照主题图“拼一拼”“议一议”“试一试”的顺序和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其中“拼一拼”通过切分圆为若干等份转化成“接近于长方形”的图形。“议一议”主要在“拼一拼”的基础上通过讨论“长方形和圆之间的关系”逐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试一试”主要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主题图中的问题。针对上述内容信息,一位教师对课堂学习过程作了如下设计。
活动l:回顾“圆的面积”概念。
活动2:怎样求圆的面积呢? (将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
活动3: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对应“议一议”信息)(要求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种方法——长方形,进行公式推导)
通过课堂观察后发现,教师依托主题图创设问题情境。其次,活动2、3是本节课的核心与重点,集中体现了教材中“拼一拼”“议一议”的信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基本上将教材提供的信息都囊括于设计之中,教师将“拼一拼”“议一议”糅合起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创新意识。
事实上,教材是有生命的事物,它以文本形式承载着编者的思想和意图,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要阅读教材,与教材编者对话和交流,最终达成与编者的融合。
四、回归主体,引发思维
课堂教学设计要实现学生主体性的回归。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及自我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也就是说,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需要在课堂活动的参与中得到实现,特别是体验性参与。体验是主体内在的知、情、意、行的亲历、体验与验证。它是一种活动,更是一个过程,其过程性正好内在地吻合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对外在世界的接受与内化过程。同时,体验过程本身可以借助具体的实践载体展开。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实践行为中融合知识、情感,达成问题的表征与内化。同时,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让所设计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引发思维共鸣。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回归。
当然,课堂教学设计是一个个性化和情境化的过程,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对同一内容会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即使是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情境中也会设计出不同的课堂实施方案。我们数学教师应该在合乎逻辑的认知活动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数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理解文本、关注动态思维的呈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