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 赵庶军
【机构】 山东省莱西市南墅镇北墅完全小学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当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古人云:“学贵有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度重视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疑能力;培养
【正文】
现代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应简单的教授学生单纯的识记知识点,还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在台上一味的照本宣科式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性的接受教师传达的讯息,而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流程中,教师应该先引入当前准备的教学课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或借助辅助性资料进行探索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在独立自主式学习中更能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找到关键答案。例如在《草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整篇文章,然后指出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出它的含义,可以指导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辅助性工具书来找出,最后可以让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正确答案,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和实践,就会掌握一定的基础性知识,并且能在某些方面能够灵活自主运用,然而学生肯定还蕴藏着在现有的能力基础上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教师需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达到最佳发展水平。
3.鼓励性原则。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之中要设置多个环节导入课题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之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懂的问题,以积极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按照教案教授知识、布置作业,要在鼓励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个体差异原则。每个学生在认知、智力、性格以及实践能力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需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例如教师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闰土这一任务形象时,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问他们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出闰土的形象产生变化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这类问题。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1.建立轻松氛围的课堂引导学生生疑。传统的小学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之中过于的以自我为中心,使学生在枯燥的书本之中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这样教师成了舞台表演者,学生就是台下的观众,这样使得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快乐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耻下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主题时,如果有学生认为主题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没有关系,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马上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纠正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主要脉络,从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缘由进一步正确分析主题,这样不仅使使学生的勇于质疑得到了肯定,也时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文学知识。
2.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质疑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小学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比较引导学生区别概念并且质疑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室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指引学生在竞争之中提起质疑的兴趣,例如要求学生以《成功》题目写作,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你所认为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问题,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这样教师在请同学回答问题之后便可以使全体同学比较不同的答案,在比较之中他们会在心理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判定标准,教师便可以与同学一起总结答案。
3.利用追求实际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小学教师在教学之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出其不意,喜欢问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教师也不能武断的指责学生,只能通过求真务实的态度将与学生的对话引到课文的主题上来。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之中,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每个人的童年趣事,而有些学生则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对子的童年故事大谈特谈,没有以简练的语言概括讲述,影响了教学进程也偏离了课文主题,这时教师可以一些关键词或引导语提示学生学生转向课文的主题。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并使用信息,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那就必须由过去“为问题而教”转变为今天的“教而生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并为他们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81.
[2]梁丽红.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4,27:202-203.
[3]洪熵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5,20:166.
现代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智慧,所以小学语文教学不应简单的教授学生单纯的识记知识点,还应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师在台上一味的照本宣科式讲授知识,学生被动性的接受教师传达的讯息,而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流程中,教师应该先引入当前准备的教学课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在课本中或借助辅助性资料进行探索性学习,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会有一定的目的性,在独立自主式学习中更能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因此教师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在知识探究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找到关键答案。例如在《草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阅读整篇文章,然后指出关键词语,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找出它的含义,可以指导学生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借助辅助性工具书来找出,最后可以让小组代表在黑板上写出本组讨论的结果,最后教师带领学生总结出正确答案,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通过阶段性的学习和实践,就会掌握一定的基础性知识,并且能在某些方面能够灵活自主运用,然而学生肯定还蕴藏着在现有的能力基础上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而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就是在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教师需要设置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促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达到最佳发展水平。
3.鼓励性原则。小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之中要设置多个环节导入课题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之中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不懂的问题,以积极的教学态度引导学生敢于发言、勇于表达,而不是单纯的按照教案教授知识、布置作业,要在鼓励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个体差异原则。每个学生在认知、智力、性格以及实践能力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时需要因材施教,不能以同样的教学方法对待。例如教师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闰土这一任务形象时,对于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可以问他们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提出闰土的形象产生变化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这类问题。
二、.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
1.建立轻松氛围的课堂引导学生生疑。传统的小学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之中过于的以自我为中心,使学生在枯燥的书本之中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这样教师成了舞台表演者,学生就是台下的观众,这样使得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在课堂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之中快乐的学习,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不耻下问,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例如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主题时,如果有学生认为主题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没有关系,这个时候教师就不能马上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纠正批评,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文章的主要脉络,从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缘由进一步正确分析主题,这样不仅使使学生的勇于质疑得到了肯定,也时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文学知识。
2.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质疑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小学的教学课堂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比较引导学生区别概念并且质疑事物之间的关系,教室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指引学生在竞争之中提起质疑的兴趣,例如要求学生以《成功》题目写作,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你所认为的成功需要哪些条件,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的问题,学生就会开动自己的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这样教师在请同学回答问题之后便可以使全体同学比较不同的答案,在比较之中他们会在心理有一个正确答案的判定标准,教师便可以与同学一起总结答案。
3.利用追求实际的态度引导学生质疑。小学教师在教学之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喜欢出其不意,喜欢问教师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教师也不能武断的指责学生,只能通过求真务实的态度将与学生的对话引到课文的主题上来。例如在《少年闰土》的教学之中,教师引导学生畅谈每个人的童年趣事,而有些学生则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对子的童年故事大谈特谈,没有以简练的语言概括讲述,影响了教学进程也偏离了课文主题,这时教师可以一些关键词或引导语提示学生学生转向课文的主题。
实践证明,指导学生获取信息并使用信息,既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就必先让其拥有问题,要使我们的教学具有创新的意义,那就必须由过去“为问题而教”转变为今天的“教而生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应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勇于探索,并为他们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斌.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81.
[2]梁丽红.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4,27:202-203.
[3]洪熵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学周刊,2015,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