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国学经典在中学教育中如何做到“深入浅出”
【作者】 房志琴
【机构】 甘肃省兰州新区舟曲中学
【正文】 【摘 要】 近年来“国学热”已越来越普遍,国学经典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面对国学经典艰难晦涩、远离现代生活的现实,大部分学生还是望而生畏、兴趣索然,而真正懂国学、爱国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摆在学生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学不懂和不爱学。只有真正对国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让国学经典深入人心,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国学经典与学生生命体验和现代社会的契合点,来拉近学生与国学经典之间的距离;也可以从国学经典中的传统文化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和认知特点对国学经典进行再创造,进而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从而提高学生对国学的认知度和喜爱度。
【关键词】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教育;中学教育
如果将我国的文学、文化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国学经典则是根,而现代文化及思想是枝叶,现代文化及思想是在国学经典的基础上生长而来的,没有国学经典做强大的根系基础,现代文化思想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一个人的学问中,国学经典部分是根,虽然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受现代思潮的影响,但也要不断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因为经典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是无形的、融入骨血中的。生活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现代,如何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呢?经典浩如瀚海,如何取舍呢?那就是重新学习经典、走进经典。而在这条路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探路,探寻一条国学经典的出路,但结果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校作为最重要的传道授业的地方,自然肩负了更多的重任,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继力量,自然更需要打开了解国学经典的窗户,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国学经典教育的课程,但效果并不太理想,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一、国学经典教育在中学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不能理解文意。学生看不懂,易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排斥、逃避心理。很多国学经典文章需花费比现代文多好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有些学生宁愿通过死记硬背让其像顺口溜一样的流淌而出,也不愿详细思考其含义,不解文意就无从谈起文章的思路,没有思路及理解就算背下来也很容易就忘记,故经典的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加剧了学生恐惧排斥心理,更何谈国学之美?
其次,对国学经典有一种畏难心理,缺乏学习兴趣。本身畏难心理就拉远了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学习经典的难度太大,学生更是提不起兴趣。
再次,对我国传统文化不了解,没有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学生接触国学经典最多的应该就是语文课堂上了,但迫于语文应试的压力,课堂上对国学经典的解读不能深入广泛进行,往往是点到即止,学生也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根本没有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
最后,课业负担重,功利色彩浓重,确实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国学经典学习中。在高中,所有的重点都在高考上,将经典学习上升到像语文课那样的地位,暂时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研读学习。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他们才会挤出时间和精力,才能淡化国学经典与语文学科之间投入的时间精力的矛盾冲突。
二、如何深入浅出地学习国学经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找到国学经典与学生生命体验和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将国学经典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如《论语》里面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学生学习时要手脑并用,“温故而知新”则说学习新知识时还要不断复习旧知识,《劝学》里“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说学习需要坚持。这些都与学生学习的体验是相似或相同的,也可以借经典的这些启示来与学生进一步谈学习的方法,学习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能一味搞题海战术,要及时思考并总结,思考后有了疑惑,再带着疑惑去学习。从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将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游说、战争,可以与清末民初时期外国入侵、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将《六国论》中各国“合纵连横”谋取利益的形势与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形对比探讨等,让学生感到经典并不是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而是可以指导社会发展的方向。
找到古人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如《陈情表》中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单境遇与现代留守儿童、孤儿或父母离异的孩子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而柳永的《雨霖铃》中柳永与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绝非像今天的离别一样,现在离别后还可以随时知道对方的消息,可以互诉思念,但古代离别后就有可能是再也无法相见,音信全无、生死未知,再加上前途茫茫、未来渺茫,所以那一场离别就有可能是一场生离死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古人与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从国学经典中的文化传统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朱自清《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学习国学经典并不是回到过去,而是通过重新回到文化源头,在对过去或未来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汲取经验,为当前生活寻找新的生长点。所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进行对比整合,并利用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同时也唤起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例如:将“总角”、“垂髫”、“及笄”、“弱冠”、“束发”等文化风俗的理解与国学经典文章结合起来,像《诗经·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李白《长干行》中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等,通过文化来感受诗词中的情感。又如姓名文化,可以以学生的姓、名为例子来说明古代姓氏、名字的发展及取名的避讳等。再如婚丧嫁娶礼仪的发展及古今对比,这些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还可以借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唤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显然仅仅靠语文课堂上的一些文化常识的积累并不能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兴趣,所以最好是将国学经典从语文中独立出来,使得语文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相互交叉影响的同时,也能各有侧重、各现其长。这样才能真正抛开功利性,真正将国学经典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美和享受来教与学,这样教师和学生才都不会那么累。因此,最好是开设校本课程,如《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礼仪、服饰等方面。也可以开设专题教育,如某个作家、某部作品集、某种文化的发展演变等。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来吸引学生,做到精解、趣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从而真正体会到国学的魅力,让学生从心底里亲近国学、爱上国学。
(三)结合学生的发展及认知特点,将国学经典进行再创造。
今天探讨的国学经典教育,是立足于当今现实语境中的一种对过去思想、文化进行理解和阐释的活动,学生既不可能回到过去几千年前的经典诞生的语境中探究,也不可能绝对地处于当今社会的“真空”之中,学生没有古人的经历体验,同时又受到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在国学经典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和认知特点,将国学经典进行筛选、整合,并将筛选出来的部分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进行再创造,提取出经典中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精华。例如坚决摒弃那些束缚禁锢了人们思想的、限制了社会发展或教人们愚忠、愚孝、愚义的国学经典,将有用的经典内容制作成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视频,或举办一些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题的表演活动,通过舞蹈、音乐、小品、武术、锣鼓或快板等多种形式将国学经典进行再创造。
当然国学经典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时的热衷或利益的驱使都无法使国学经典教育走得长久。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国学经典中适用于今天的精华部分,并结合时代的需求进行相应形式上的改变或创新,使其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才有可能在面对国学经典这块既爱又恨的“骨头”时不貌合神离、不畏惧、不逃避,才有可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杜霞.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J].教育学报,2012,8(1):13-17.
[2]吴安春.按教育规律解决国学教育难题[N].中国教育报,2016-11-24(6).
[3]陈党.在古诗文教学中彰显国学精神[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3):39-42.
[4]钟升.高中国学教育的教材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褚春红.高中语文国学经典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 国学经典;国学经典教育;中学教育
如果将我国的文学、文化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国学经典则是根,而现代文化及思想是枝叶,现代文化及思想是在国学经典的基础上生长而来的,没有国学经典做强大的根系基础,现代文化思想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同样,一个人的学问中,国学经典部分是根,虽然我们生活在当代社会,受现代思潮的影响,但也要不断从国学经典中汲取营养,因为经典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影响是无形的、融入骨血中的。生活在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的现代,如何从经典中汲取营养呢?经典浩如瀚海,如何取舍呢?那就是重新学习经典、走进经典。而在这条路上,已经有很多人在探路,探寻一条国学经典的出路,但结果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校作为最重要的传道授业的地方,自然肩负了更多的重任,学生作为祖国建设的后继力量,自然更需要打开了解国学经典的窗户,感受国学经典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进而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虽然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国学经典教育的课程,但效果并不太理想,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
一、国学经典教育在中学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限,不能理解文意。学生看不懂,易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排斥、逃避心理。很多国学经典文章需花费比现代文多好几倍的精力和时间,所以有些学生宁愿通过死记硬背让其像顺口溜一样的流淌而出,也不愿详细思考其含义,不解文意就无从谈起文章的思路,没有思路及理解就算背下来也很容易就忘记,故经典的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担,加剧了学生恐惧排斥心理,更何谈国学之美?
其次,对国学经典有一种畏难心理,缺乏学习兴趣。本身畏难心理就拉远了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再加上学习经典的难度太大,学生更是提不起兴趣。
再次,对我国传统文化不了解,没有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学生接触国学经典最多的应该就是语文课堂上了,但迫于语文应试的压力,课堂上对国学经典的解读不能深入广泛进行,往往是点到即止,学生也只是了解了一点皮毛,根本没有感受到国学经典的魅力。
最后,课业负担重,功利色彩浓重,确实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国学经典学习中。在高中,所有的重点都在高考上,将经典学习上升到像语文课那样的地位,暂时是比较困难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研读学习。只有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他们才会挤出时间和精力,才能淡化国学经典与语文学科之间投入的时间精力的矛盾冲突。
二、如何深入浅出地学习国学经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找到国学经典与学生生命体验和现代社会的契合点
将国学经典与学生的生命体验结合起来。如《论语》里面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学生学习时要手脑并用,“温故而知新”则说学习新知识时还要不断复习旧知识,《劝学》里“学不可以已”、“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则说学习需要坚持。这些都与学生学习的体验是相似或相同的,也可以借经典的这些启示来与学生进一步谈学习的方法,学习要勤于思考、善于动脑,不能一味搞题海战术,要及时思考并总结,思考后有了疑惑,再带着疑惑去学习。从而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拉近学生与经典的距离。
将国学经典与现代社会联系起来。如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交往、游说、战争,可以与清末民初时期外国入侵、军阀混战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对比分析;将《六国论》中各国“合纵连横”谋取利益的形势与八国联军侵华时的情形对比探讨等,让学生感到经典并不是脱离了我们的实际生活,而是可以指导社会发展的方向。
找到古人情感与学生情感的契合点。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认为:“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如《陈情表》中李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单境遇与现代留守儿童、孤儿或父母离异的孩子内心的情感产生共鸣。而柳永的《雨霖铃》中柳永与恋人之间的离别之情绝非像今天的离别一样,现在离别后还可以随时知道对方的消息,可以互诉思念,但古代离别后就有可能是再也无法相见,音信全无、生死未知,再加上前途茫茫、未来渺茫,所以那一场离别就有可能是一场生离死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古人与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从国学经典中的文化传统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朱自清《经典常谈》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学习国学经典并不是回到过去,而是通过重新回到文化源头,在对过去或未来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中,汲取经验,为当前生活寻找新的生长点。所以我们要在保持传统文化根气的同时,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进行对比整合,并利用传统文化的趣味性,唤起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同时也唤起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例如:将“总角”、“垂髫”、“及笄”、“弱冠”、“束发”等文化风俗的理解与国学经典文章结合起来,像《诗经·氓》中“总角之宴,言笑晏晏”,《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髫”,李白《长干行》中的“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等,通过文化来感受诗词中的情感。又如姓名文化,可以以学生的姓、名为例子来说明古代姓氏、名字的发展及取名的避讳等。再如婚丧嫁娶礼仪的发展及古今对比,这些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还可以借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唤起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显然仅仅靠语文课堂上的一些文化常识的积累并不能让学生产生太大的兴趣,所以最好是将国学经典从语文中独立出来,使得语文教育和国学经典教育相互交叉影响的同时,也能各有侧重、各现其长。这样才能真正抛开功利性,真正将国学经典作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一种美和享受来教与学,这样教师和学生才都不会那么累。因此,最好是开设校本课程,如《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礼仪、服饰等方面。也可以开设专题教育,如某个作家、某部作品集、某种文化的发展演变等。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来吸引学生,做到精解、趣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从而真正体会到国学的魅力,让学生从心底里亲近国学、爱上国学。
(三)结合学生的发展及认知特点,将国学经典进行再创造。
今天探讨的国学经典教育,是立足于当今现实语境中的一种对过去思想、文化进行理解和阐释的活动,学生既不可能回到过去几千年前的经典诞生的语境中探究,也不可能绝对地处于当今社会的“真空”之中,学生没有古人的经历体验,同时又受到现代社会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在国学经典中,要结合学生的发展和认知特点,将国学经典进行筛选、整合,并将筛选出来的部分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认知水平进行再创造,提取出经典中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精华。例如坚决摒弃那些束缚禁锢了人们思想的、限制了社会发展或教人们愚忠、愚孝、愚义的国学经典,将有用的经典内容制作成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视频,或举办一些以诵读国学经典为主题的表演活动,通过舞蹈、音乐、小品、武术、锣鼓或快板等多种形式将国学经典进行再创造。
当然国学经典教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时的热衷或利益的驱使都无法使国学经典教育走得长久。我们只有不断探索国学经典中适用于今天的精华部分,并结合时代的需求进行相应形式上的改变或创新,使其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才有可能在面对国学经典这块既爱又恨的“骨头”时不貌合神离、不畏惧、不逃避,才有可能真正促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杜霞.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J].教育学报,2012,8(1):13-17.
[2]吴安春.按教育规律解决国学教育难题[N].中国教育报,2016-11-24(6).
[3]陈党.在古诗文教学中彰显国学精神[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3):39-42.
[4]钟升.高中国学教育的教材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褚春红.高中语文国学经典教育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