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再论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关系
【作者】 何 敏
【机构】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导倾向。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职能。中学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观念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重塑,开放性知识结构的建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的任务迫在眉睫。
【关键词】 历史教育;素质教育;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与学新理念;重构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的变化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满着创新需求的发展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迫切需要。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导倾向。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职能。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历史课堂,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性思维,推进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承受者就是教师与学生,所以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与时代需求的课堂教学关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新课改已经有些年头了,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呢?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也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在教学方法上,中学历史课堂也往往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很容易滑入“满堂灌”、“填鸭式”的陷阱。它缺乏一种创新意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
(一)教师的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得更为明确“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自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组织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激励、启迪、指导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教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当然,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适应新课改的时代要求。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和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都进一步传达了历史教育目标转轨的信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意向,需要对教师的影响做出反应,能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逐渐认识自己的发展状态,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意志,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点体现在教育观上表现为“教”转向“学”,尽可能变“注入式”为主的“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为主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在明确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前提下,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树立教与学的新理念,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上个世纪末,这个理念正在被绝大多数教师所了解、理解和接受。其主要特征为:
1.明确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传统的中学历史以“主知论”为核心,强调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教学目的,往往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答题正确与否,成绩是否提高等。新的教学关系则以学生的内在变化为教学目的,即激发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的知识结构,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是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现成的结论。
2.实现由“以课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局面。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类型“以书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单纯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单向传输,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容器,机械地储存教师给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来。明确了新的教与学关系之后,这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3.必须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为追求学习的过程。重学习的结果是传统教学观的产物,因为传统的教学观把”掌握知识“看做是课堂的第一要素。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则把学习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看作是基础教育的首要因素。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学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须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历史学习的过程,才有利于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这一点已被众多的历史教师所认同。
二、重构新型师生关系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落脚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历史教学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果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必然会使教材黯然失色,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个过程不是说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充分激发了教师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成为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其作用相应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和 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三、知识结构的开放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途径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封闭型结构。教师的主要知 识基本上局限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的陈旧和老化已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障碍。要构建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每位历史教 师随时都要更新知识,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形势急迫,只有不断“充电”,加强教学业务进修,才能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主动探知到发现新认识、新信息,在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新课程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内容以课为单位,使教师容易忽视前后课的内在联系,不能够使学生形成对某个阶段的整体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从初中高中的衔接来看,由于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的教学要求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更不了解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造成初中高中的教学脱节。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型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而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对每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科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在讲到外国地名、人名或重大事件的名称时,教师如有意识地加上几个英文词汇,比如black people,Industrial Revolution,booty,Monopoly等学生熟悉的词汇,或增加媒体图画形象显现,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把历史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教师在备课中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却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思考的独立意识。当然,教师在走进新课程时,知识结构的开放仍是有侧重点的,它体现了“一”中有 “多”和 “多”中有 “一”,是 “一”和 “多”的辩证关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运行机制
所谓学习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在上课时,也只是按照事先的“脚本”如同演戏样地“教学表演”,于是这些教师难以跨越传统授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多强调的是如何“教”,而在新课标中则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相应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在实现新课程学习方式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关键是能否将“各种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将会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通过实际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供成功的体验。
为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和设想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力图打破过去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性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可以是:①写历史小论文 ②制作历史小报 ③制作历史小画报 ④历史小制作等。设想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都将融入了他的智慧和创新。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考试模式的确定,它符合了新课程的特点,必然会反馈学习方式的改进。因此,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运行机制。
新课改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历史教师要从解决学生问题入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脑和动手的问题;更要因材施教、多层培养,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还要充实自我、科学授课、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历史教育;素质教育;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与学新理念;重构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的变化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向我们展示的是一个充满着创新需求的发展环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的迫切需要。历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走向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成为素质教育的主导倾向。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历史教育所承担的重要职能。
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历史课堂,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培养创新性思维,推进素质教育呢?笔者认为,教育活动的主要承受者就是教师与学生,所以构建符合教育规律与时代需求的课堂教学关系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新课改已经有些年头了,那么,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关系究竟应该如何呢?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以往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开展也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学生需要学习什么,能够学习什么和怎样去学习,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在教学方法上,中学历史课堂也往往是“讲授法”一统天下。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很容易滑入“满堂灌”、“填鸭式”的陷阱。它缺乏一种创新意识,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启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
(一)教师的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卢梭认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 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叶圣陶先生说得更为明确“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自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受。”新课改就是要求教师改变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组织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激励、启迪、指导学生的历史性思维;教给学生科学的历史学习方法;培养阅读、记忆、思维、表达等中学历史学科能力;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历史意识”、“国际意识”、“公民意识”,养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人文素养”等。当然,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努力适应新课改的时代要求。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应当是:教师主导作用正确、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和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都进一步传达了历史教育目标转轨的信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不是消极、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根据自己的意向,需要对教师的影响做出反应,能动地接受教育影响,另一方面,又必须逐渐认识自己的发展状态,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具有自我教育的意志,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点体现在教育观上表现为“教”转向“学”,尽可能变“注入式”为主的“以教师教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为主的“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三)在明确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关系的前提下,中学历史课堂应该树立教与学的新理念,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上个世纪末,这个理念正在被绝大多数教师所了解、理解和接受。其主要特征为:
1.明确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传统的中学历史以“主知论”为核心,强调以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教学目的,往往注重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知识,答题正确与否,成绩是否提高等。新的教学关系则以学生的内在变化为教学目的,即激发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历史的知识结构,更为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而不是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背现成的结论。
2.实现由“以课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局面。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类型“以书本为本”、“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单纯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单向传输,把学生的大脑当作容器,机械地储存教师给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来。明确了新的教与学关系之后,这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
3.必须从追求学习的结果转为追求学习的过程。重学习的结果是传统教学观的产物,因为传统的教学观把”掌握知识“看做是课堂的第一要素。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则把学习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看作是基础教育的首要因素。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和理解历史,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中学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须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历史学习的过程,才有利于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这一点已被众多的历史教师所认同。
二、重构新型师生关系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落脚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历史教学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果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必然会使教材黯然失色,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个过程不是说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充分激发了教师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成为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其作用相应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和 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三、知识结构的开放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途径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封闭型结构。教师的主要知 识基本上局限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的陈旧和老化已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障碍。要构建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每位历史教 师随时都要更新知识,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形势急迫,只有不断“充电”,加强教学业务进修,才能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主动探知到发现新认识、新信息,在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新课程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内容以课为单位,使教师容易忽视前后课的内在联系,不能够使学生形成对某个阶段的整体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从初中高中的衔接来看,由于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的教学要求和能力培养的目标,更不了解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造成初中高中的教学脱节。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型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而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对每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科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在讲到外国地名、人名或重大事件的名称时,教师如有意识地加上几个英文词汇,比如black people,Industrial Revolution,booty,Monopoly等学生熟悉的词汇,或增加媒体图画形象显现,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把历史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教师在备课中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却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思考的独立意识。当然,教师在走进新课程时,知识结构的开放仍是有侧重点的,它体现了“一”中有 “多”和 “多”中有 “一”,是 “一”和 “多”的辩证关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运行机制
所谓学习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在上课时,也只是按照事先的“脚本”如同演戏样地“教学表演”,于是这些教师难以跨越传统授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多强调的是如何“教”,而在新课标中则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相应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在实现新课程学习方式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关键是能否将“各种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将会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通过实际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供成功的体验。
为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和设想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力图打破过去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性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可以是:①写历史小论文 ②制作历史小报 ③制作历史小画报 ④历史小制作等。设想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都将融入了他的智慧和创新。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考试模式的确定,它符合了新课程的特点,必然会反馈学习方式的改进。因此,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中学历史课堂教与学的运行机制。
新课改要求中学历史教师要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历史教师要从解决学生问题入手,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原动力;要紧密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脑和动手的问题;更要因材施教、多层培养,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还要充实自我、科学授课、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