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思考
【作者】 洪 丽
【机构】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胜利街道中心学校
【正文】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运用科学的“读写结合”策略,全面优化学生的读写能力,引导学生在读写活动中不断优化自身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认知能力,全面夯实自身的语文素养。在新课标全面实施的今天,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引导者,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等来开展“读写结合”,以便综合性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思考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从根本上点明了读与写之间微妙的关系,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读和写的训练巧妙结合起来,以阅读的训练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写作能力的培养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科学的“读写结合”,不仅能够达到双重的教学效果,更能够达到“1+1>2”的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根基。基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采用如下教學策略:
一、 扎实阅读训练,提升悟写能力
写作能力是检验小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试金石,不少小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通病,那就是语言匮乏,流于形式,作文没有构思,反而跟流水账一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优化小学生的语文素材,教材是一大法宝。教师应该将读和写结合起来,扎实阅读训练,提升悟写能力。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教材内容,在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优美语言、新学词汇等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认真记笔记的习惯,以便为作文写作打下夯实的根基。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不仅仅要重视好课文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好教材中的引申材料以及相关资料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充分感受和感知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真情实感,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创作思路,然后结合自身所感所想来进行写作读后感。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家乡的实情,巧妙贯通教材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
二、 以读来促进写作,在写作中促读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高,这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关,也与他们缺乏语文素材有关。作为写作的基础,阅读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推动“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写作中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化。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阅读结束后,进行仿写训练。如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筛选出课文中的核心段落,引导学生在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写作结构以及修辞手法后,进行相应的仿写。比如作者用若干个排比句来赞叹自己的家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的手法来赞美自己的家乡。当学生在写作中品味到阅读的重要性后,反而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开展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改写或者扩写训练。相比仿写,改写或者扩写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重新回归阅读,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到改写或者扩写思路,继而再全身心投身于阅读实践中。小学语文课文有一些源自长短篇小说的节选片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结论进行改写或者扩写。教师指引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必要时可以借助于背景资料以及手头资料等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且富有意义的改写和扩写。通过这种反向训练,能够在写作中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读写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实践证明,若教师采用灌输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也很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写作。基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巧妙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结合形象直观的视频图像等来认知课文内容。当学生阅读完毕后,为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如当学生观看了有关万里长城的影像资料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导游这样的角色,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影片内容等,尝试采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家人介绍万里长城,吸引他们在假期进行实地游览和参观。通过这样的任务教学法,使得学生不再认为作文是一种压力,而是主动将其视为一种趣味性的体验活动,那么他们自然能够全身心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认真写作。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可以采用其他趣味性的方式。比如书信、邮件、诗歌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写作的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四、 延伸课外阅读,奠定读写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开展“读写结合”,教师绝不能仅仅依靠语文教材,而应该首先拓展自身的语文视野,依托于传统媒介、新兴媒介等来不断推动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比如,教师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鼓励他们利用周六日阅读家中的报刊,然后结合报刊内容来写500字的感想。为了加强对课外写作训练的反馈与考核,教师需要学生将报纸及作业同时提交,并在课堂上来讲解自己所感所想的“创作历程”。再比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教师利用某一堂课,将学生带至图书馆,明确规定学生的必读书刊以及选读书刊。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他们结合所读内容来自由写作,不限题目、不限字数、不限格式等。通过这样读写结合活动,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了扩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强化。
五、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开展“读写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曾璇萍.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16):39-40.
[2]花晓燕.将阅读融入写作,将写作植入阅读——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7(7):31.
[3]孙爱兰.读为写之本 写为读之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4(30):31.
[4]张艳.用词造句、抒写感想、填补空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2):24.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思考
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从根本上点明了读与写之间微妙的关系,也为我们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读和写的训练巧妙结合起来,以阅读的训练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写作能力的培养来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实践证明,科学的“读写结合”,不仅能够达到双重的教学效果,更能够达到“1+1>2”的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打下坚实的根基。基于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采用如下教學策略:
一、 扎实阅读训练,提升悟写能力
写作能力是检验小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试金石,不少小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通病,那就是语言匮乏,流于形式,作文没有构思,反而跟流水账一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他们缺乏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提升小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优化小学生的语文素材,教材是一大法宝。教师应该将读和写结合起来,扎实阅读训练,提升悟写能力。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科学阅读教材内容,在读的过程中随时将优美语言、新学词汇等记录下来,养成良好的认真记笔记的习惯,以便为作文写作打下夯实的根基。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训练,不仅仅要重视好课文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好教材中的引申材料以及相关资料等。另一方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过程中,还应该鼓励学生充分感受和感知文字中的思想感情。比如在《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真情实感,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创作思路,然后结合自身所感所想来进行写作读后感。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家乡的实情,巧妙贯通教材与生活实践的关联性。
二、 以读来促进写作,在写作中促读
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高,这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关,也与他们缺乏语文素材有关。作为写作的基础,阅读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推动“读写结合”,在阅读中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写作中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化。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阅读结束后,进行仿写训练。如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筛选出课文中的核心段落,引导学生在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写作结构以及修辞手法后,进行相应的仿写。比如作者用若干个排比句来赞叹自己的家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的手法来赞美自己的家乡。当学生在写作中品味到阅读的重要性后,反而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开展阅读,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改写或者扩写训练。相比仿写,改写或者扩写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写作时重新回归阅读,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找到改写或者扩写思路,继而再全身心投身于阅读实践中。小学语文课文有一些源自长短篇小说的节选片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结论进行改写或者扩写。教师指引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内容,必要时可以借助于背景资料以及手头资料等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等等,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且富有意义的改写和扩写。通过这种反向训练,能够在写作中优化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 创设教学情境,实现读写结合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实践证明,若教师采用灌输性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也很难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写作。基于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巧妙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结合形象直观的视频图像等来认知课文内容。当学生阅读完毕后,为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如当学生观看了有关万里长城的影像资料后,教师为学生设计导游这样的角色,引导他们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影片内容等,尝试采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家人介绍万里长城,吸引他们在假期进行实地游览和参观。通过这样的任务教学法,使得学生不再认为作文是一种压力,而是主动将其视为一种趣味性的体验活动,那么他们自然能够全身心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认真写作。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可以采用其他趣味性的方式。比如书信、邮件、诗歌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积极写作的动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读写结合。
四、 延伸课外阅读,奠定读写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科学开展“读写结合”,教师绝不能仅仅依靠语文教材,而应该首先拓展自身的语文视野,依托于传统媒介、新兴媒介等来不断推动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比如,教师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鼓励他们利用周六日阅读家中的报刊,然后结合报刊内容来写500字的感想。为了加强对课外写作训练的反馈与考核,教师需要学生将报纸及作业同时提交,并在课堂上来讲解自己所感所想的“创作历程”。再比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写活动。教师利用某一堂课,将学生带至图书馆,明确规定学生的必读书刊以及选读书刊。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引导他们结合所读内容来自由写作,不限题目、不限字数、不限格式等。通过这样读写结合活动,学生的阅读视野得到了扩展,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强化。
五、 结论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开展“读写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实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曾璇萍.小学语文课堂读写结合教学的问题分析与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8(16):39-40.
[2]花晓燕.将阅读融入写作,将写作植入阅读——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7(7):31.
[3]孙爱兰.读为写之本 写为读之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J].江西教育,2014(30):31.
[4]张艳.用词造句、抒写感想、填补空白——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