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

【作者】 李凤平

【机构】 广西平南县平山镇初级中学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有效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因素。由于人文精神体现着人类文明素养与精神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觉构建基础理念,能够对求知真理坚持不懈。本文从以下几方面简要分析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并提出具体的渗透策略,希冀有效促进初中地理教学全面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初中地理;人文精神

  当前初中地理教学,在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部分问题。例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培育较为薄弱,学生缺乏自我培育意识,笔者认为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对地理教学内容及方法、确保人文精神能够自然而然的契合与教学过程中,从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等角度进行生命品质教育,促使学生全方位发展。
  一、解放学生思想,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于创新,不要怕出错,也不要怕重复,在不断的经验教训中才能够获取智慧,获取成长。例如学习台风相关知识点,教材中有一句话“台风有过也有功”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一下对沙尘暴、台风与火山的看法,并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正反两方辩论。正方辩手认为沙尘暴污染环境,并且影响人们出行,反方则认为沙尘暴有助于降解空气中的有毒物质,也能够净化空气。通过正反两方的,你争我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能够丰富知识也能够认识到如何应用辩证思维,正确的认识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挖掘教材资源中的人文因素,有效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引导学生关注地理情感价值观和态度
  地理教学中有效渗透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体现出来的,教师应当使学生感受到人们的生活与地理有着紧密的关系,正确认识到地理学习的重要性,有助于增加学习兴趣。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点时期,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点有效引导学生,使学生意识到自然的美妙与祖国山川的壮丽,使学生树立国家荣誉感与使命感、责任感使学生能够了解到科学开放的用途以及局限之处,才能够科学有效的应用科学。教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挖掘地理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人文精神,教师应当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因素,例如在教学《人文环境》知识点教师向学生讲解人文环境,使学生了解到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61%,及亚洲的各类文化与名胜古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多角度探寻地理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交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进行人文教育,确保地理教学能够与人文精神实现高度统一。
  四、坚持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有效统一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科学素质与人文精神的高校统一使学生提升人文精神的同时,提高科学精神能够加强两者的共同发展。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好现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学习方法和技巧,能够勇于创造并且探寻真理,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应当有效应用好地理学科,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使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理解地理底蕴以及地理学价值。
  五、加强互动合作交流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变化较大,虽然学生表面是互相尊敬,但是有的学生的辨别能力却较弱,会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有的学生也会选择两耳不闻窗外事,与其他同学交际较少,对于此类现象,我们能够看出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个人品质,例如合作精神与谦让精神、倾听能力等等,在与其他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表现得过于消极和冷漠。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效挖掘地理学科的科学性,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使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够锻炼多种优秀品质,应当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及时的表扬和赞赏。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也会对其他成员的某些行为进行理解和支持,对其他不友好的行为也能够宽容和忍让,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也能够进行重新剖析和审视,有助于提高自我品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看出提升人文素养是当前我国文明程度所必须的人文精神,应当融入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教师应当挖掘人文地理知识以及教育资源,教师应当着眼于未來,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培养素质新人,加强课堂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教育作用和优势,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梁伟叶.浅探初中地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6(1):111-112.
  [2]罗志义.人文教育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问题浅探[J].读与写(上,下旬),2015(15).
  [3]刘红.浅谈人文精神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上,下旬),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