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课程·教材·教法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 and Method
主办: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K
ISSN: 1000-0186
CN:   11-1278/G4

历史沿革:
1981年创刊期刊荣誉: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2011年度核心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ASPT来源刊,中国期刊网来源刊,百种重点期刊,社科双百期刊,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



浅谈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作者】 张 博

【机构】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第二中学



【正文】  当前,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教学手段十分单一,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个别教师在课堂中仍不能十分有效的利用形式多样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一贯的填鸭式教学,致使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导致学生们多学习没有兴趣,严重的影响了教学效率。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强,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仍有这样的现象发生,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
  那么如何发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个人认为:
  一、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探索和创新是思维的高级功能。从某种程度看,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精神。这是各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经验来看,我们要更新教学观念,变传统的一言堂为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目的。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的培养不是一种类型,而是多种类型。有的学生是能主动的获取知识,但仅以学到知识为满足,不以提高能力为目的,别无他求。这个积极性是保守型的。有的的则不然,他们不是对现成知识的获得为满足,不仅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而还要质疑问难,用前无古人的气概大胆质疑,发展真理,探寻尚未被人们认识的新规律。这种积极性是革新型的,我们教师应看到这种积极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培养学生的革新型积极性上,就要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对这种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有点气魄,要放的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自觉的去爱护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思维。在我们启发调动他们去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千万不能迫使学生按教师的既定框去思考,而是让我们课堂教学计划服从学生的自由思维的翅膀。我们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精神,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有一种让学生成为我们的教研伙伴,共同成长的魄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了乐趣。在课堂上,要有好的的教学效果,首先就要有效的设计导语,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把问题设在关键处,疑难处,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对教材的感知,理解,主动的掌握知识,产生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其次要在备课时优化课堂的教学目标,抓住重难点。紧紧抓住学生不会的,找到思维的主线,整合好教学资源,精心设计板书。再次,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教学中,要善于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好奇心比较强,富有创新意识,死记硬背的方法明显不适合,当学生们运用用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探索出答案,就会让他们对学习充满了求知欲望。因此,新课程理念提倡我们运用自助互助式的学习方法。我们要把这种学习方式落实在课堂。采取自助互助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当考虑正在教的问题,已经学过的问题,将要面临的问题,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是掌握的,还是初学的,或者一天内的各个不同的时间点,我们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教学中,我们要把重点放在例题的精讲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精选例题,例题的难易程度,思维方法等多个角度全面创新,不片面追求数量,追求质量。在讲例题的时候,在提前预习的前提下,以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创造的潜能,教会学生学会思考,进一步强化本节课教学内容,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活泼,丰富起来。例如,在讲解中和反应,反应后溶液溶质情况探究实验时,我会在不加指示剂的情况下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充分搅拌后得到无色溶液。然后,把无色溶液分发个各实验小组,让小组同学来验证溶液成分。各组同学选择自己知道的方法验证溶液的酸碱性。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他们的实验原理、过程和结论。最后由我把各小组的方案总结在一起,进行补充。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对中和反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溶液酸碱性检验方法有更扎实的掌握。
  三、建立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教学中,我们倡导对学生的赏识与鼓励,通过语言、手势、微笑等形式沟通师生感情。使学生具有愉快的学习情绪,学生就愿意主动地学,更乐意积极地学,发挥其主体的能动作用。同时,学生也就会听从老师的教诲,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得以进一步的发挥。由此可见,只有建立好师生间和谐、民主、融治的关系,互相理解和尊重,才能充分发挥教与学的能动作用。